中文文章

我今天什么都没有做,我觉得自己很废

By Joy Lu

July 19, 2022

“额,你最近在忙什么哦?”我发觉自从大学毕业后,见到一些久别重逢的朋友时,大家都会习惯用这句话来开话题。。。

偶尔, 听到大家聊开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知觉地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大家好像都很忙,忙工作,忙交际,一切都特别有计划。而我的人生好像不太充实,也没有特别‘伟大’的计划,我是不是过得有点废?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忙很忙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在分享自己忙碌人生的时候,不免也显露了一种自信和优越感。

忙碌似乎变成了新时代的身份标志,荣耀的资本,衡量自身价值的指标。如果不忙,或许会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价值,工作不够努力,朋友不够多,兴趣不够精彩,生命毫无意义。

就因为这样,一些人会选择持续地忙碌,因为忙会比不忙显得更有价值,更有用。

这里也不吝啬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前一阵子,我公司的工作量变少了,而我也刚好在一个很迷茫焦虑的状态。为了填补这种焦虑感,冲动之下我就用了我一些积蓄,买了一些货,开始了我的网卖之旅。很庆幸的是,刚开始的时候销量还算不错,于是老公兴奋地问我到底赚了多少钱。。。这时我愣了一下。。。额?这个。。。我不知道耶。。。就觉得特别疑惑,为什么我做一门生意会没有心思留意赚了多少钱呢?这时我才渐渐地意识到,原来这个生意或许并非我所要。它,好像只是一个让我忙碌,让我暂时躲避焦虑和虚无感的一个工具。

所以之后,随着公司的工作量逐渐恢复原来的忙碌,我发觉自己开始没有意志继续做下去了,也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开始了这门生意。我发现我并不快乐,也没有我期待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因为打从一开始,我做这生意也不为了什么,可能是因为它看似让我的生活很充实,很上进,但后来才发现他只不过是掩盖焦虑感的附属品。。。

那你呢?会不会也和我一样,不忙就焦虑?这种焦虑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好奇这种焦虑感从哪里来,我开始读很多相关的文章,才发现,这些因为空闲而感到焦虑的原因主要分成三大类:

  1. 渴望工作中带来的满足感有时候我们无法在家庭或感情生活当中,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只有在自己工作时,才能体会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依赖。所以,一旦闲下来,就会觉得失去了自身价值。唯有不断地填满自己的工作表,才感觉不被他人和世界所遗忘。
  2. 把忙碌和成功划上等号自古以来,我们中华名族的美德,以勤为基础的成语不计期数。勤学苦练,埋头苦干等等都在明示着要够‘苦’,要做够多,要够忙才会有好的结果。不知觉地,我们也就会把忙碌和成功划上等号,把休息想成了懒惰的表现。于是有时不忙也要装忙,忙的时候要让老板注意到,才能取得优秀员工的标签。
  3. 闲下来就 ‘怀疑人生’也许你会发现有些人或是自己,天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忙聚会,忙四处旅行,只要有空档就不断地jio人。这样的忙碌也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以避免闲下来随之而来的怀疑人生意义。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真忙,而忙碌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为了达成目标而形成的过程。反之,瞎忙的人(包括我),在一开始就把忙碌设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因为。。。我忙就代表我有价值,我忙就离成功不远了,我忙就可以不用想酱多。

大多的我们因为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不经意地非常依赖外在的肯定,来定义我们自身的价值。别人说我不够忙,不够努力,所以我就是懒,就是没用,别人称赞我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可是,真正的自我价值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接纳以及尊重。也就是说我的存在,就是我的价值所在,我并不需要拼命的证明什么,做到什么给别人看,以获取别人的肯定。我相信,我的存在,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就算是我有一些缺点,或是还做不到什么,甚至有时候失败了,我都相信,这些事情,

是因为我没做好,而不是我不好。

有一天,我想做好,我还是可以做好的。一切的一切,别人认不认同,这一点都不重要,只要你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就足矣。

其实,人生不是马拉松,它没有特定的路线,也没有一致的终点。有的人喜欢快速地往前冲,有的人喜欢绕路欣赏沿途风景。没有对错,也没有高低之分。

所以啊,闲下来的时候,不必急着批评自己,也不用急着填满自己的时间,忙碌的时候,也许可以思考,这个忙为你人生带来了什么意义。是真忙,是瞎忙,要懂得辨别,才不会越忙越‘盲’,越忙越‘茫’。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来自动画片 《心灵奇旅 Soul》的小故事。。。

曾经有一只鱼,他游到了一只老鱼面前,问老鱼说:我在找一个叫海洋的东西,老鱼说:海洋?你不是就在海洋里面了吗?小鱼说:这?这是水, 我要找的是海洋!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跟这只小鱼一样,都在忙着‘忙碌‘,忙碌着前往我们所谓的更好的生活,却没有时间察觉到,其实我们已经身在其中了。

希望有一天,当我们内心那把批判的声音再一次说到:”哇,我今天过的很废额。。。”我们可以很坦然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

我是Joy, MY心理学的实习生,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