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断舍离:「懂得放下,才能拥有幸福」

By Yi Xian

July 02, 2021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去多余的物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相信大家对「#断舍离」 这新的词语不会感到太陌生。 但是,这有趣的生活方式究竟 有没有贯彻在大家的生活中呢?

应该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有这习惯。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生物嘛, 对物品的回忆留念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反正感觉长期下来,对我们一点都没影响, 何必那么大费周章呢?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许不会察觉到。 可是在疫情期间,待在家久了过后, 也许会对因生活空间少了而易感到烦躁。

虽说如此, 但总还是会合理化地为自己找些借口, 例如:“哎哟,聪明的人房间肯定会比较乱嘛~”

还有在一些情况下, 不小心滑一滑「虾皮」 或「来赞达」后就买了一大堆物品。

“ 有优惠欸,不买才吃亏呢!”

那是否有问过自己:“ #真的有需要到吗?”

或许在拥有的同时,也是对身心上的捆绑。 其实想要的越少,才越能减轻重负,自在前行。

所以⁣透过断舍离的方式呢, 也可以顺便整理我们的心, 令生活和心灵都能腾出有更多的空间, 变得焕然一新。

想养成「断舍离」其实并不难, 不强求一次过实行。 一步一步来,可以先从 #在家里待最久的地方 以及 #以一天丢一样东西开始, 尤其是垃圾;例如:空瓶、空罐等等。

虽然看起来以后都会有用处, 但备着后也没用过在任何地方了。 长期累积下来也是个相当客观的数量。

【杂物少了,心灵上也会变得简单许多】

#尽量不要以物品为主角去思考而是为自己设想

 你最需要的  最适合你的  你最常用的  最让你感到开心的

只要是不符合这些标准的东西; 除了丢弃之外,也可以拿去做环保或拍卖。

这样一来也不会产生浪费的罪恶感, 也会更加爱惜现在所拥有的, 且在将来不会掉入「#报复性消费」的圈套中。

此外,也可以参考看看陈思瑾老师所推荐的「#168减物法」:

时间轴(Time):物品超过1年未使用,即可淘汰 空间感(Space):家中物品只占室内空间的6成 维持力(Maintain):8周一循环,定期检视物品数量

#时刻叮咛自己丢弃并不是失去而是获得 增加了空间之外,也在时间上带来了便利。 因为能够更加聚焦在重要的事情和热爱的兴趣上。

想像一下, 平常如果每一天都花在选择穿哪件衣服上, 这可是花费了多少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呀!

当然,「断舍离」也不只是能运用在物品上, 它也能灵活地穿梭在 #生活和感情 上。

#例如与社交媒体偶尔也来个断舍离 机不离手的你, 总是会害怕错过朋友们的最新动态、 最新消息而渐渐有了错失恐惧症 (FOMO)。

不妨试试设定一段时间关掉手机, 稍微脱离那个世界来个社交排毒。 做些能让自己轻松一点的事; 例如:看看书、健健身。 ⁣

【当你去追求适合自己的,就不会再和他人比较了】

#说再见很难放下感情也不容易 明明俩人都明瞭这段感情已经没法继续下去了, 但分手这二字却迟迟说不出口。

但希望你能撕掉对「分手」这负面的标签, 勇于说出真实的想法。 将每段感情视为成长的过程, 这样下一段关系的你,才能变得成熟。

幸福并不是你手中紧握的越多或越久, 而是终究懂得放开已不那么重要的。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之后 也才会明白这释怀的感觉。

【清空了内心,才有空间去接受美好的幸福降临到你的生命里】

谢谢您抽出时间阅读这篇文章。

我是依贤,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