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最近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个人的时间线都不同。”每次听到哪个中学同学结婚了,都会先惊讶,然后缓缓地感慨,“每个人的时间线都不同。”还是听到哪个朋友已经成功月入过万,都会一脸羡慕,然后安慰自己,“每个人的时间线都不同。”
人性其中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 #爱比较。比脸蛋,比身材,比成绩,比薪水,比谁的车比较豪华,谁的手机比较新款,有时甚至连结婚生子的课题都能拿来比较。
比较赢了,就有无比的愉悦感和优越感,甚至也满足了虚荣心;比较输了呢?沮丧、自卑、不服、妒忌,甚至抑郁得痛不欲生。
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耳熟能详。但 #人真的能不比较吗?假如人不比较,这个社会恐怕就会失去秩序了。因为人类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通过与他人比较和模仿,来获取线索和信息,以便能正确并恰当地做出反应。
比如说,你去到陌生的洗手间想要洗手,可是东按西按水就是不出来,后来有一个人出现在你身旁,自然地把双手放在水龙头下面,水就自动出来。通过【比较】你的行为和他的行为,你自然也会把你的双手放在水龙头下面,而不是再东按西按了。
无可否认,比较的确有它的用处与好处。我记得有位朋友曾经告诉我:”有比较是好的,那是良性竞争,这样你才有动力前进!”能这样想的确是挺正面的,然而这不禁也让我深思了。
假如他赢了别人那又如何?外面比你漂亮比你聪明比你有实力的人一萝萝,赢了就真的是很厉害吗?假如他努力了又努力,却还是输给了别人,那是不是真的说明自己一文不值?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破梯效应」(Broken Ladder)?心理学者发现,社会阶梯爬得越高的人,自我评价越低;反之,社会阶梯越低的人,自我评价却越高。这是因为爬得越高的人,容易和更多比自己好的人作比较,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从而自我贬低而造成心理负担。
与人攀比,无论于高于低,无论结局输赢,自身价值都是建立在别人身上,这很容易让人陷入无底洞,而渐渐迷失了自己。
于是,我都会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地作比较。即使真的要比,那也是和你自己比。每当人生到达某些阶段时,我都会习惯审视自己和做一些人生小总结。这过程中我都会问自己:“现在的我和一年前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吗?”“现在的我又和未来想成为的样子有更靠近一步吗?”“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假如比较出来是褒义的,代表我进步了,变得更好了,我会给自己鼓掌,再继续加油;假如是贬义的,那也没关系,至少我尝试了,我会给自己拥抱,再继续努力。无论是褒是贬,我都是不争不抢地在走我自己的路,不急不徐地去我想去的地方。
我告诉自己:“我不是要做世界上最漂亮、最成功、最伟大的人,我只想要做自己最好的版本。”我不需要辛苦地和别人比较,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必迎合,也不必讨好,一切坦然自若。
可能这就是【每个人的时间线都不同】背后的意思吧~毕竟,“走得快有走得快的孤独和明朗,走得慢有走得慢的拥挤和自在。”我们无需羡慕别人,别人也无法拥有我们的人生。
假如现在有人问我:“你这个岁数了还要去读书啊?人家都结婚了咯”我会回答:“三十岁不一定要披上婚纱,我的三十岁也可以戴着四方帽,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分享一首我很喜欢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时机行动。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一切都准时。”(原文:“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感恩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Joey, MY心理学的实习生,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