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我花了这么长时间才领悟到,生活不只是要努力,也要懂得舍弃不必要的挣扎。

By Joey Koh Joe Chyi

July 11, 2022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呢,不是知足常乐吗?”那时候的我回答不了,所以还是继续埋头苦读,考试的恐惧感抹杀了想要知足常乐的心。

后来入世未深的我在书籍中阅读到孔子的“中庸之道”,中庸的思想主张“为人处世要把握一个适度的限度,让事物达到一个平衡点”。我读了似懂非懂,却对这个概念挥之不去。

我开始悄悄观察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从生活的小习惯到生活方式到待人处事,其实都与“中庸”扯不开关系。

打个很生活化的例子,吃得太饱会肠胃不适,吃得太少则营养不足;睡得太多越睡越累,睡得太少则精神不足,那是不是吃得刚刚好和睡得刚刚好是最好的呢?

同样的,紧凑的生活步伐让人容易精神紧绷,悠哉的生活节奏却让人毫无生产力,那不急不徐的生活步调是不是刚刚好呢?凡事力求完美则费时费神,而毫无要求却少了品质和水准,那会不会稍有残缺也可以很美?

渐渐的,我意识到所谓的“刚刚好”其实就是平衡点,因为世间万物都具有两面性。阴和阳,黑和白,快和慢,重和轻,分和合,好和坏等等,之间都有一个平衡点。然而许多事物往往很容易就失去了这个平衡点。每当失去这个平衡点时,人就变得不快乐了。

就好比小时候的我只管努力读书,因为家里人的攀比,不想被瞧不起,骨子里倔强的我比别人努力啃书,读到夜深人静也在所不惜,只为了考取好成绩,只为了证明自己。

每次为了考试而埋头苦读时,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有好几刻都萌起了放弃的念头。一边问自己读到那么辛苦干嘛,一边劝自己再累都要坚持下去。就在我累了想要休息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出现“知足常乐”的一把声音,似乎在告诉我“是时候停下来了”。而我总是无视这把声音,继续熬夜读书。

假如当时的我,选择聆听那把声音,懂得找个平衡点,我会不会拥有更多小学生的欢乐呢?我的童年回忆里会不会有更多趣事呢?而不会只有读书,还有被人看轻的不屑。

既然回不去了,我只能告诉现在的自己,和提醒未来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拿捏平衡点,因为得到些什么的同时,也会失去些什么。这世界就是这么的相对和矛盾,就好像自由的灵魂,也是用高度自律换取得来的。

有人说,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生命的平衡状态。有工作也有休息,有爱情也有自己,有财富也有健康。对于小编而言,这或许是圆满的人生了,而即使再多么圆满,生命也没有绝对的平衡点,它永远存在着灰色地带。

中庸,只是小编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的小课题之一。它教会了我在人生努力之后,明白了需要顺应规律,这也是对人生的一种释然啊。很开心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最后以释迦摩呢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别贪心,你不可能全部拥有。也别沮丧,你不可能一无所有。”

感恩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Joey, MY心理学的实习生,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