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就不要做。”

(zhishan) FB Article

当我在准备MY心理学实习的第一篇文章时,
脑海里曾出现过无数个主题,却又无数次被自己推翻。
总觉得这个主题太过理论化,那个主题缺点话题性,
这个我呈现不了,那个不是我想要的。

之后,Gary问了我:“其实你担心的是什么?”
“我怕自己做不好,怕主题不够吸引人。”
这是我给出的答案。

有没有觉得这句话有些熟悉?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就不要做。”
“万一我搞砸了怎么办?”
“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完成的很好,我却不可以,我是不是还不够好?”

如果你也曾经有过以上的想法,我们都落入了#完美主义的圈套里。
会因为犯了一点小错就异常懊恼,也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语就辗转难眠好几天。
很多时候,即便我们知道“做到最好”这个结果几乎无法实现,
却还是会不由自主的质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价值。

完美主义不是一种行为
完美主义是一种思考自己的方式

有研究显示,完美主义与高标准高要求无关,
它是我们对自我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完美主义者会希望所有事情都必须尽善尽美,
一旦出现任何瑕疵时,我们就会擅长自我批评。

以我自身为例子,再一次期末考拿到成绩时,
其他同学都为了自己得到高分而开心。
可是当时我在内心想的是“差一点就能拿到XX分了,是不是我真的还不够好?”

有了这样的思考方式,完美主义者对压力会很敏感。

当我们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时,
我们会感觉到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烦躁或是愤怒等。
这是因为事情渐渐脱离了我们的掌控,而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很好地完成。

因此,我们也会选择拖延或是放弃。
在开始一件事情前,我们首先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不合理的高要求,
所以只要稍微碰到一些挫折,脑海里就会习惯性的出现自我否定。
既然无法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最好”,我们就会选择逃避。

完美主义者对失败也会很恐惧

其实,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动机是源自于对失败的恐惧,
我们害怕自己令人失望,或者是让他人看不起。
因为有了这样的恐惧,
才让我们对自己有了不实际的高要求,要求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经常会让我们将一些小事情看作是灾难。
例如,在面对一些自己没把握同时又不能放弃的事情上时,
我们的第一想法便会是“如果我搞砸或失败了怎么办?”

如此一来,这样便会让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里。
例如焦虑,抑郁,或者是心脏加速,喘不过气,精神紧张,
这些都是常有的情绪及生理反应。

所以,当我们被追求完美的想法困住时,该如何应对呢?

① 首先,告诉自己“先开始做”。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第一次做,
在面对新事物时,做到面面俱到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与其一直暗中和自己较劲一定要做到如何如何,
我会告诉自己:“先开始做”。

举个例子,当我在知道自己需要写这篇文章时,
也曾想过一定要内容要足够精彩,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时,我就会提醒自己先暂时放下那些想法,
先开始考虑我想分享的主题,里面的内容,如何扩展我的要点等等。

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先开始制定一个计划。
例如,给自己安排每一天需要完成的事项。
可以不需要太过于详细,但只要确保自己踏出第一步。

当我们在开始做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并且在遇到一些不足时,也能够一步步的去纠正。

② 其次,与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时刻积极的提醒鼓励自己。
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挑战时,
我们可以设计出一套自己受用的鼓励方式。

例如,我会在每个新学期时写下几张小字帖贴到书桌墙上,
字帖上不外乎是一些目标和鼓励的字句。

当我不自觉的自我否定时,
我抬起头便会看到那些小字帖,
然后开始一来一回的和自己对话,鼓励自己。

我们不要总担心是否会被别人看不起,或者让别人失望,
脑海里的各种小剧场通常是自己的想象罢了。
很多时候,控制我们的并不是他人的想法,
别人可能都还没有这样想过,我们就已经把自己囚禁起来了。

所以,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已经足够了。

“We suffer more often in imagination than in reality” —— Seneca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一点点的慰藉。

感恩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Zhi Shan,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