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我的不喜欢,其实不需要任何理由

”明明我什么都有了,为什么我还是酱不开心?“我的朋友是这么跟我说的。 她说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家庭条件不错,家人不需要她操心,成绩优异拿到了奖学金,还有到国外深造的机会,有位在一起11年的伴,现在也成了无条件支持她的老公。朋友不算多,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她其实很满足了,也没有被任何人背叛过。 唯一困扰着她的是职业方向。 虽然工作一直蛮顺利,但就是不开心。多年来她一直在徘徊,想抛下自己的专业,却没有勇气。 现在好不容易离开了,也在爸爸的公司上班,以为就会从此解脱,但显然不是的。 她依然不开心,而且也开始内疚,自责。 ”明明一切都好了,我还是不开心,我不应该这样的,比我惨的人多的是。。。“ 是的,她难过自己的难过,于是失落的情绪就无限循环。好像掉入了一个没有尽头的黑洞里。 说到这里应该很多人会想,”这是在炫耀吧。。。“”哇,酱还会不开心,是她不知足吧!“ 不怪你们,因为她也觉得幸运的她,没有资格感到伤心难过。 而其实我一直说的她,就是我。 是的,为了让自己留在这份专业,我尝试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工资不高没关系,我去国外工作就好了。怀疑自己能力欠缺没关系,我努力反映自己的表现,拼命进修,这样或许我会更有自信而开心起来? 我不愿意放弃,因为我无法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资源,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 “不开心,不喜欢,就可以不做了吗?”就是这个想法把我困着好多好多年。 我花了整整6年的时间,依然没有找到我要的解答。然而,焦虑的感觉却覆盖了我的人生。 睡醒之后就不知觉的咳嗽,见新的个案(我是一名物理治疗师)总让我感到莫名的恐惧,一阵子严重到亲近的人询问我的专业意见,我也会有巨大的恐惧感。我变得不像从前喜欢帮助别人的自己。我讨厌这样的自己,又因此而感到十分内疚。这些情绪我都一直压抑着,但,在工作上,仍然尽量地做得尽善尽美。除了老公,没有人知道我的内心经历了什么,别人觉得我是个开朗乐观的人。 但事实告诉我,越被使劲压抑的情绪就会用越暴力的方式反击。在正式离开了我的专业之后,我进入了一段过渡期,那时的我崩溃了,自我挣扎了许久,我决定寻求帮助。 基于家人和老公的鼓励下,我终于踏上了寻找自我的这段旅程,开始见心理师,探索了非常多,也发现,原来一直以来,拼命地找理由让自己继续下去,也许是自我保护机制。我不愿接受的,并不是工作中的大小事,而是放弃这份专业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因为,没了专业,我又剩下了什么? 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找不到自我,我又如何能够寻找到职业的方向呢? 经过自我探索,我终于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开始聆听自己的需求,不再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也不需要找一大堆理由来合理化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就好像有人不喜欢榴莲,我们也不会拼命追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是吧! 我对我的专业的感觉也如此,或许我就只是不喜欢或不适合,仅此而已。很多事情是不需要用逻辑推理的。 所以有时在MY心理学接到电话,尤其是在帮忙亲人询问时,很多人都会很理性地分析:“ 他其实成绩很好,为什么他还说他要自杀?“” ...
中文文章

我今天什么都没有做,我觉得自己很废

“额,你最近在忙什么哦?”我发觉自从大学毕业后,见到一些久别重逢的朋友时,大家都会习惯用这句话来开话题。。。 偶尔, 听到大家聊开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知觉地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大家好像都很忙,忙工作,忙交际,一切都特别有计划。而我的人生好像不太充实,也没有特别‘伟大’的计划,我是不是过得有点废?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忙很忙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在分享自己忙碌人生的时候,不免也显露了一种自信和优越感。 忙碌似乎变成了新时代的身份标志,荣耀的资本,衡量自身价值的指标。如果不忙,或许会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价值,工作不够努力,朋友不够多,兴趣不够精彩,生命毫无意义。 就因为这样,一些人会选择持续地忙碌,因为忙会比不忙显得更有价值,更有用。 这里也不吝啬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前一阵子,我公司的工作量变少了,而我也刚好在一个很迷茫焦虑的状态。为了填补这种焦虑感,冲动之下我就用了我一些积蓄,买了一些货,开始了我的网卖之旅。很庆幸的是,刚开始的时候销量还算不错,于是老公兴奋地问我到底赚了多少钱。。。这时我愣了一下。。。额?这个。。。我不知道耶。。。就觉得特别疑惑,为什么我做一门生意会没有心思留意赚了多少钱呢?这时我才渐渐地意识到,原来这个生意或许并非我所要。它,好像只是一个让我忙碌,让我暂时躲避焦虑和虚无感的一个工具。 所以之后,随着公司的工作量逐渐恢复原来的忙碌,我发觉自己开始没有意志继续做下去了,也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开始了这门生意。我发现我并不快乐,也没有我期待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因为打从一开始,我做这生意也不为了什么,可能是因为它看似让我的生活很充实,很上进,但后来才发现他只不过是掩盖焦虑感的附属品。。。 那你呢?会不会也和我一样,不忙就焦虑?这种焦虑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好奇这种焦虑感从哪里来,我开始读很多相关的文章,才发现,这些因为空闲而感到焦虑的原因主要分成三大类: 渴望工作中带来的满足感有时候我们无法在家庭或感情生活当中,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只有在自己工作时,才能体会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依赖。所以,一旦闲下来,就会觉得失去了自身价值。唯有不断地填满自己的工作表,才感觉不被他人和世界所遗忘。 把忙碌和成功划上等号自古以来,我们中华名族的美德,以勤为基础的成语不计期数。勤学苦练,埋头苦干等等都在明示着要够‘苦’,要做够多,要够忙才会有好的结果。不知觉地,我们也就会把忙碌和成功划上等号,把休息想成了懒惰的表现。于是有时不忙也要装忙,忙的时候要让老板注意到,才能取得优秀员工的标签。 闲下来就 ‘怀疑人生’也许你会发现有些人或是自己,天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忙聚会,忙四处旅行,只要有空档就不断地jio人。这样的忙碌也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以避免闲下来随之而来的怀疑人生意义。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真忙,而忙碌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为了达成目标而形成的过程。反之,瞎忙的人(包括我),在一开始就把忙碌设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因为。。。我忙就代表我有价值,我忙就离成功不远了,我忙就可以不用想酱多。 大多的我们因为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不经意地非常依赖外在的肯定,来定义我们自身的价值。别人说我不够忙,不够努力,所以我就是懒,就是没用,别人称赞我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可是,真正的自我价值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接纳以及尊重。也就是说我的存在,就是我的价值所在,我并不需要拼命的证明什么,做到什么给别人看,以获取别人的肯定。我相信,我的存在,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就算是我有一些缺点,或是还做不到什么,甚至有时候失败了,我都相信,这些事情, 是因为我没做好,而不是我不好。 有一天,我想做好,我还是可以做好的。一切的一切,别人认不认同,这一点都不重要,只要你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就足矣。 其实,人生不是马拉松,它没有特定的路线,也没有一致的终点。有的人喜欢快速地往前冲,有的人喜欢绕路欣赏沿途风景。没有对错,也没有高低之分。 所以啊,闲下来的时候,不必急着批评自己,也不用急着填满自己的时间,忙碌的时候,也许可以思考,这个忙为你人生带来了什么意义。是真忙,是瞎忙,要懂得辨别,才不会越忙越‘盲’,越忙越‘茫’。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来自动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