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高敏感人群才懂的烦恼!一次过给你三个生活指南。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对于外界的刺激异常敏感。他们是高度敏感的个体,对于情感和环境变化有着强烈的感知。然而,很多时候,这个群体常常被误解和轻视。本文旨在探讨高敏感人群所面临的误解,并试图打破一些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深入了解这个独特群体的内在世界。” 【对高敏感人群常见的误解】 误解1:高敏感是一种弱点或缺陷 强烈的情绪反应, 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弱点。 但其实高敏感的人, 并不是如大家想象中那种 “很容易歇斯底里的样子”。过往的研究发现, 高敏感的人能够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内化自己的感受并将所习得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  此外,人们认为高敏感群体对外界的刺激过于敏感, 会使得他们不具备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他们可能会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对挑战有更敏锐的感知, 这反而有助于做出更为细致和周到的决策。他们也更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 对于团队合作或社交情境中的需求有更好的理解。所以, 可以看出, 高度敏感不一定是缺点,反而可以是优势。 误解2:高敏感的人都是内向性人格 高敏感的人不热衷社交, 也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来处理,思考和消化来自外界的刺激和体验。 所以,他们常常会被误认为是不善社交且内向的。 但Elaine Aron ...
中文文章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比常人更敏感呢?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

Elaine Aron 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 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她的研究指出,人群中有约 20% 的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这些人在面对他人情绪时表现出更强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除了情绪以外,高敏感人群对包括声音,气味等任何细微的外部刺激都有着超高的意识,他们在处理外部信息时会更加彻底,面对正面或负面的刺激时都有会产生强烈的反应。 研究表明, 高度敏感这个特征是有其生理因素的。 尽管目前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研究还不够充分,但研究表明很多基因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高度敏感。 这些基因都与神经递质,大脑,和情绪有关。 所以, 高敏感人群大脑的工作方式可能天生就和普通人不同,他们的神经系统会更为彻底地 “消化” 信息。 【高度敏感者的生理因素】 1.     基因遗传 ...
中文文章

常常为了别人的事情感到焦虑难过:你有可能是高敏感人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对于别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言辞过于在意,总是下意识地反复思考和分析; 情绪起伏很大, 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会引发你巨大的情绪波动; 很容易精疲力尽, 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噪杂拥挤的环境里, 比如参加朋友聚会或派对; 常常从身边人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你想太多了吧;你怎么那么玻璃心;没必要那么敏感吧; 遇到问题或挑战时会不断地责怪自己, 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更好, 忽略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成就; 当面临未预料到的事情时, 会感到困扰和焦虑,比如尝试一些没做过的事 、突如其来的问题或挑战; 同理心非常强, 同理心非常强, 能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感受, 以至于经常被当做倾诉的对象…. 如果你对以上的描述有强烈的共鸣,那么,你很有可能是所谓的 “高敏感人群”。 1997年,心理学家夫妇 Elaine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