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么心理学的心理学 #4
嗨大家好,又是我汤米啦。这集的分享其实蛮心理学的,让大家读一点干货吧。
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自制力的看法。
在大众观念里的自制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比一般人更好的控制他的行动与情绪,并且能够抑制住自身那些负面和消极的欲望,情绪,和行为。
但你有没有发现到其实「自制力」是很难练成的。如果仅仅想从自己的外在行为和表现上约束自己,努力让自己咬牙坚持,通常是很难持久的。也许, 自制力并不是并不是一种可以学习和提升的品质。
而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不会为了去符合文字上的定义来让自己更加专心读书或是努力运动。通常这群人,就纯粹是专注读书和运动而已。
而我觉得,也许这些可以专注和自律的人,其实是因为拥有更卓越的认知能力。
人类的一切行为在最本质上的动力来自于趋利避害,一个人是否拥有自制力,也是在于他对于趋利避害后的衡量。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在试验中选择忍耐半小时不吃手中的糖,半个小时后他得到了两颗糖。 他之所以能够抵制住诱惑是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只要他忍耐这半小时,他就能得到两颗糖。权衡利弊下,忍耐比不忍耐获得的利益更大。
如果他「相信」自律的『利大于害』,那么根本不需要外界的强制,不需要他如何努力,他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去选择自律。
而重点就在于两点:
第一,他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
第二,他认同并且相信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
很多时候人们都能够意识到选择自律能给他带来的利是大于害的,但问题就在于他并没有认同、相信、并且接受这一点。或者在他的价值观里,他认为自律所要付出的代价比不上选择安逸,选择懒散带来的舒适感。
有一部份的人是较倾向于一旦付出,就想马上得到回报。他们担心会不会即便自律了,依然无法得到想要的回报。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于他自身和现实都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就能够正确的权衡利害关系。
一个较直白的Formula:
认知 – 权衡利害 – 认清问题 – 想要什么 – 自己该做什么
当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自律就自然而然的降临到他身上了。
但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人对于「利」与「害」有着错误的认知。 利与害,其实分为心理上与现实中的利害,长期的与短期的利害。(由于篇幅关系,和牵涉到一些较深层的东西,所以就不详谈。有兴趣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朋友,可以联络我们关于心理辅导的服务)。
但是我们通常不会为自己选择一个不好的选择。
「人们通常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对于那个时候的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人总是对短期的利害很敏感,而对长期的利害不敏感。也许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被训练过这个思维或是认知吧。
我们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要跑步,可坚持不了几天就可能找借口放弃了;我们说要远离手机和电子产品,可我们坚持了没多久又忍不住打开了手机;我们想改掉晚睡的习惯,可是一上床划手机,看MY心理学的文章,不知不觉就十二点了(呵呵)。
也许你还不知道你自律的动力在哪里,也还没算好自律将得到的回报是什么。 (当然我们的计划也会因为我们设计的强度而有所影响,在之前我们有说过了,就不再强调。)
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动机何在,那当我们辛苦建立起的一些习惯,可能很快就会被一些意外给打碎。但是当你一旦明白了自己的动机,自然就会努力的去行动,并且持久。
当然这里也只是分享对自律的一个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想更好和有效的进步,可以联络我们:wasap.my/+601133445270
MY心理学,与你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