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 你们快过来看看,这心理测验真的很准!完全解说了我的性格,要不你们也来试一下!”
“哇!是叻,我的好像也是蛮准的。”
您是不是觉得以上这个对话似曾相识呢?难道。。。 网上流行的这些智商/人格/爱情测验都真的那么厉害?那么准确?而且,这些测验不但免费,还能马上得到结果呢!好吧,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这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吧 那我们来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现象好让大家能够用更深入了解~
首先,我们先从为何人类会对这些心理测验那么感兴趣开始。其实每个人,包括我都知道这些网上的心理测验都不是专业与经过研究的,但为何还是受到大众的欢迎呢?
那是因为人类本来就对这世上的一切充满好奇心!我们会好奇或探讨身边的人事物,包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尝试 透过探索和发掘自己的内心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人格与性格。“我是谁?”,“为什么我们生存在这世界?”, “有鸡还是有蛋先?”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人类一直以来都想要追求的答案。所以,我们就会透过这些网上测验想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也希望可以被他人了解。
认识自己,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自我知觉】,是一个人想了解自己的过程。【自我知觉理论】中提到我们在探索自己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种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我们的自我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确会比较难长时间让自己沉淀与专注于自我认知的过程。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容易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自己。
心理研究也显示人特别容易相信 一个笼统,一般上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这种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是一位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并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即使这些一般的描述显得十分 简短与普遍,例如: “选择1的人,个性单纯,选择2的人,个性直率,选择3的人,个性开朗”,我们都会觉得这分析是准确地描述着自己。但,事实上这些描述基本上都适合用于每个人,是一顶套在谁头上上都一样的的帽子。
同时,巴纳姆效应也是一种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由于主观验证(Subjective Validation) ,我们会愿意去相信一些有关个人意义(personal significance)的分析,并认为是准确的。如同巴纳姆效应,我们也会相信网上心理测验的一般与模糊的分析结果。
记得有一次我的大学教授分享他的实验结果,他给了学生一组人格测试,并把测试结果各自发回给他的学生。然后,要求他们根据各自得到的结果的准确度打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报告说他们的测试结果都是高准确地描述着他们自己的性格。实际上,教授发送给每一位学生的描述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个实验证明和显示人们都很相信测试结果有着非常高的准确度并认为这些描述本来就是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但实际上这些分析只是普遍与模糊的描述并适用于多数的人群。
一个专业的心理测验是必须经过严厉的验证与研究才算成功的。每一道问题都是经过详细分析,才能真正的成立。这是为了确保一个测验的可信度和有效度(reliability & validity)。
#可信度是指 同一个人做重复测试,能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有效度则是指这份心理测验可以具体的测出本想要的部分。
所以,严谨的心理测验并不是简单地回答几道问题或选一张图片就能清楚分析你的人格。当然,这也不是说网上的测验都是假的而不能做,只是它的“可信度” 和 “有效度” 不高,不能当成严谨的分析结果哦!通常,我们多数愿意接受的都是比较正面的分析,而遇到负面的分析就判为“不准”。
其实,“准” 或“不准”,是我们根据自我知觉来判断,也显示了一种人想要得到被他人了解的态度,是一种自我安慰与寄托。那严谨的心理测验长什么样子的呢?大家不妨参考【Myers-Briggs Test】 ,它有有多达93道测题,能测出16种性格层面。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Google试一试哦!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下次,我们再一起探讨更多有趣的话题,您也可以在下面留言您的看法或告诉我您想知道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哦!
感恩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Ling Yan,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