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情绪管理,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

(zhishan) FB Article (Poster)

一直以来,我们的身边都不缺乏否定的声音。
举个例子,之前朋友曾经和我说过:
“我是不是不应该一直抱怨,一直散播负能量给你。”
就连我自己,也曾经一度的觉得:
“我为什么就是有那么多不好的想法和情绪,是不是不应该这样?”

在大学选修心理学的时候,
我学到的第一个理论就是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
这个理论的其中一个核心概念就是,
无条件正向看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它是我第一个接触到的有关心理治疗的知识点,
也是我从那堂课以后开始察觉到这个概念对我们人的重要性。

理论中的无条件正向看重,
指的是治疗师在治疗的过程当中,
对个案的陈述不带任何批判性的态度。
他们不持反对或者赞成的立场,
仅仅只是去接纳,认同,关怀个案本身,
强调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接受“你本来的样子”。

后来一想,
这个核心概念其实就是我们从小就一直被灌输的【尊重】。
它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
不存在于性别,样貌,年龄,阶级,身份等差距的因素,
以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各式各样存在的差异性。

允许任何想法的产生

我们都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这里的独立指的不仅是我们的外在特征,
更是强调了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内在精神世界。

打从我们一出生开始,
我们一路以来会遇到的人,成长的环境,经历的事情,
都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可以复制。
就连亲生兄弟姐妹之间也无法做到一模一样。

因此,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就会造就我们的观念,
例如我们所谓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让我们对于不同的人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

既然我们每一个人是如此的不同,所拥有的想法也因人而异,
尊重在这里的含义便是允许任何人任何想法的产生。
我们都可以有不同的价值排序和人生选择。

以价值排序举个例子:
如果被要求在父母,伴侣,孩子,和自己当中排序哪个对你来说最重要,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生养自己的父母最重要;
有些人可能觉得陪伴自己最久的伴侣最重要。

然而,不同的价值排序并无对错之分,
它仅仅代表一个人很主观的从他的生活经历当中,
自认为对他来说最合理及最合适的一个价值排序。

对于人生选择,这里也可以举一些不同的例子。
例如,小到我们选择穿的衣着,读的书,听的音乐,
大到选择我们的职业,伴侣,房产等等。
作为主导自己人生剧本的主角,我们都有绝对性的选择权。

譬如说,很多人都会对女性的穿着有不同的意见,
甚至是把穿着和犯罪相联系,
可是其实穿得多,穿得少,
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是我们对于美有着不同的追求。

(这里也小小的和大家分享之前看到过的一篇报道:
在比利时曾经举办过一场特殊的展览:《What Were You Wearing》,
展示了受害者在被伤害当天的着装,
最后发现穿着与引诱他人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打破了大家总认为的“你穿那么少就活该被侵犯”这样的偏见。)

除了想法,我们也需要允许不同情绪的出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的抗拒某些情绪的出现,
内在有深深的不接纳自己脆弱的机制。

我们会认为,示弱是小孩的专属权利,
所以当感觉到无力,愤怒,抑或是悲伤时,
与其正视这些情绪,
我们会习惯性的选择压抑或者是逃避隔离。

例如,当我们被别人指责批评时,
这个时候的我们是处于脆弱的处境。
我们也许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像是生气,悲伤等等。

然而,在还未来得及完整的表达情绪时,
我们往往已经踩下了刹车器,收住了脚,
例如一开始提到的例子:“我是不是不应该抱怨那么多?”
或是我们经常会问自己的:“我是不是不应该生气?我怎么可以悲伤?”

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脆弱,
也导致我们无法正确的去疏通自己的情绪。

总是想着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不应该有那样的情绪。
长期的积累也会让我们的心理越来越负担,
一旦碰上某个引爆点,我们的心理世界便会瞬间瓦解,
让心理疾病有机可乘的找上门来。

所以,尊重在这里意味的便是允许不同情绪的出现。
套用一句曾经听过的话:
“最重要的情绪管理,
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

只有当我们能够坦然的面对各种情绪,
才能开始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我看来,尊重的前提或许就是不【先入为主】,
也就是不要带有传统的固有思维去看待事物。
例如:“女性就应该回归家庭”,“有纹身的人就一定是坏人”,
甚至是“来见心理师就一定是精神有问题”。

在MY心理学中心的前台处理工作时,
我常常会看到个案在进入咨询室前后有着巨大的差别。
在进去前的TA们,可能会散发很强烈的负面能量,
然而当他们出来时,却可以感受到他们如释重负的心情。

所以我在想,这并不是因为心理治疗是一个神奇的魔法,
而是当个案在进行咨询时,TA们被允许做自己。
被允许能够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情绪反应。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TA们都不会被指责或审判,
同时心理师也不强迫TA们认同或是接受任何的观点。

唯有当个人想法或情绪被理解及得到尊重时,
才能更进一步的推进心理治疗的进展,
例如去探索背后的原因以及应对方式。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化的,
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也因为如此,和我们有分歧的人比比皆是。
或许有些想法或行为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还是不符合世俗的观点,
可是也不能因此去要求,强迫他人认同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也许要全面的做到尊重还是很难,
可是我们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去学习,
要知道每个想法,每个情绪都应该是被允许的。

尊重他人,同时也要尊重自己。

最后,这篇文章仅仅只是就我个人所看所学的角度出发,
是一篇很个人很主观的分享。

希望能给我们大家一个小小的提醒。

感恩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Zhi Shan,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