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讲讲话就能医好心理疾病?关于”心理治疗” 你不知道的三件事
“你讲讲话就能医好别人的心理病?” 妈妈用着好奇的眼光看着我问道。“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 在近年来开始得到大家的认识,也开始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心理治疗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造成很多人对它有不同的情绪,有的人感到好奇,也有人感到很神秘。 我始终认为,大众对心理治疗的不解来自于迷思和媒体渲染的神秘色彩,也是我们临床心理师(clinical psychologist)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因此,就写了这篇文章,想要邀请你一起认识心理治疗,和你分享关于心理治疗你不知道的三件事: 心理治疗之前,还有一个步骤? 当个案信息我们预约心理治疗的时候,个案都会告诉我们他们有忧郁症,焦虑症等等。当我们再详细了解的时候,才发觉他们的诊断不是来自于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或是临床心理师 (clinical psychologist)(注;只有这两个专业人士才能作出临床诊断),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上网做的心理健康测试。 网上不难发现很多的心理健康的自我测试,我们的网站也有提供,你可以点击这里了解一下。心理健康的自我测试目的是帮助大众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成绩所显示的资讯和分数只能作为客观的参考,让大众在必要时向专业人士求助以得到专业的诊断和帮助。 举个例子:就像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可能发觉自己有“喉咙痛,干咳和呼吸困难”了,这些都是求助的讯号,并不代表我们真的患上了这个肺炎。要得到专业的诊断,还是得交由专业的医生来作出全面的检查。自我诊断只会造成更多的不安和焦虑。 回到心理治疗的例子,心理治疗之前,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评估和专断。只有知道问题了,才能进行心理治疗以“对症下药”。一般的情况下,临床心理师是透过结合以下的方法,为个案评估心理健康以得到全面的了解,才作出临床诊断: 心理健康测试 (mental health inventory):需要个案填写或打分自己近期的状况 ( 例子:你是否会有悲哀的感受? 0 – 我没有悲哀的感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