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Yap
Gary来自于沙巴山打根,他从15岁开始就对心理学和精神健康产生兴趣。在精英大学(HELP University)毕业于心理学学士后,他回到家乡山打根肯特医院精神健康部门当志工,也在私人精神健康诊所当过同侪辅导员。过后,他在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完成临床心理学硕士课程。 在受训期间,他曾经到国大心理健康诊所,加影医院精神健康部门 , 国大医院精神科部门接受专业训练。Gary的治疗经验包括:忧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发展障碍(自闭症,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特殊学习障碍,智力障碍等)。他也提供心理咨询于面对情绪,拒绝上学,父母教养和人际关系困扰的个案和家庭。 除了提供临床心理治疗,Gary 和他的团队也成立了MY Psychology / MY 心理学(马来西亚第一个心理学教育平台), 曾受邀Aifm "理一理心理", “爱生活”, Cityplus FM, TED X UTM, 东方日报和网络社交媒体,与大众分享心理学和精神健康的知识,让人人都有机会学些心理学,也提高大众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和尊重。
中文文章

当你拿起了SPM的成绩单,也别忘了把手放下来,你的眼前还有这片世界

#谁欢呼了 #谁又掉泪了 这几天,看见不少人开始在脸书, 分享SPM成绩的优异生。 让我不禁地想了一下, 这一次的考试谁又欢呼了, 谁又掉泪了? 你还记得什么时候开始, 你的人生目标就是考试了吗? 我还记得读书的时候, 我最全神贯注的时候, 就是老师说考试范围的时候。 我会发现自己问的问题多数都是: “老师,这题会出吗?” “这题会出多少分?” “这题会出选择题,还是问答题?” 每一次拿到考卷的时候, 考的很好的分数,也不会多看几眼, 反而考不好的就会翻看为什么当时没有读, 下次不要让考试扣那几分。 那时候, 成绩仿佛是全世界, 一切的补习,温习都是为了这一切。 在12岁的UPSR考试, ...
中文文章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有试过在你的人生, 问过 “为了什么” 吗? 我相信在不同的时间点, 我们都会问过。 我在12岁的时候, 在UPSR也没有考到7个A, 曾经也思考过: “ #考试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在中学念了理科, 也问过我的老师: “ #学高数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始终, 没有得到一个答案。 你有发觉, 自己问过这些问题吗? 如果你有的话, 恭喜你,你正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学校没有教, 父母也很少聊(除了鼓励赚钱和结婚)。 人生意义最难的就是 #没有标准答案, 甚至是 #没有对的答案。 ...
中文文章

当你觉得你“差点就赢了”,就算赌输很多,你也会有赢的感觉,因为你已经入局了。

  #网红赌博 #上瘾 #差一点就赢 –– 为什么你宁愿花更多地钱去夹娃娃, 也不是直接花钱买一个便宜又可爱的娃娃? 为什么你在暧昧的时候, 当对方和你关系模糊不清, 感觉又患得患失的时候, 你会更加喜欢 Ta? 为什么明明知道会十赌九输, 也会坚持赌下去, 甚至相信下一把就能赢回来。 最近收到观众的信息, 希望可以谈谈行为上瘾的这件事。 在我们成瘾之前, 是因为我们不够经验吗? 还是我们不够理智? 其中一个原因是, 你跌进了 “#差一点就赢” ...
中文文章

我有忧郁症,但我不是忧郁症

#我忧郁症 #但我不是忧郁症 “为什么‘忧郁症’已经被污名化了, 我们还选择用这个词呢?” 我在念硕士班的时候, 问了我教授这个问题。 他立即回答: “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 我静下心来, 想一想。 如果是根据一般的诊断标准, 忧郁症包含了9大症状, 每一个症状都会有所不同。 如果没有了“忧郁症”这个词, 我们每一次的沟通, 都需要重复地说这9大症状。 沟通会变得浪费时间, 甚至没有效率。 原来问题不是“忧郁症”这个词。 而是大家对“忧郁症”的误解。 #心情忧郁不等于忧郁症 别被“忧郁症”这个词误导, 它代表的从来都不是心情忧郁而已。 ...
中文文章

心理学不是学读心术?揭开“心理学科系”你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你是否和我一样,对心理学都是充满好奇?你是否对“心理学”这个科系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身旁的人却冷眼相待,告诉你念心理学会“找不到吃”,没有未来呢?我记得在我中学15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我找到了心理学。可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觉原来这条路很少人知,也很少人走。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很多人得知我念心理学的表情,是惊讶,也是失望。 “你的成绩这么好,你应该读医生,不要浪费你这个人的才华。” 我记得我的一位学姐是这样告诉我的,当时她的好意也出自于她的关心。也许她不知道,我的成绩其实没有太好(我的理科在独中统考成绩都是B5, B6, C7的,哈哈)。第二点是,她的这句话有着“应该”这两个字,有着一些来自于外在的期待。但是,心理学和我之间的那句话是:“我想要读心理学”,而不是“我应该读心理学。” 虽然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也顺利进到了这个科系,但是当中依然有一些挑战和有趣的发现,在这里和你一一分享: 1. 心理学不是读心术,也不只是读心理疾病而已的? 在当初念心理学荣誉学士[Bachelor of Psychology (Hons)]之前,我就开始有了要成为临床心理师(Clinical Psychologist)的念头。要成为一名临床心理师,需要毕业于临床心理学硕士课程 (Master of Clinical Psychology),而报读硕士课程之间的前一站,就是心理学学士课程(Bachelor in Psychology)。抱着对临床心理学的兴趣,我非常期待可以有机会学习到心理疾病或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 如果你和我怀着这样的想法的话,不好意思,你也许会感到失望。在当时的我,是在大学学士课程的第三年的其中一个科目“Abnormal Psychology”(异常心理学)才能真正学习到心理疾病如:忧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这也许会让你好奇,到底第一和第二年的心理学学士课程在学的是什么呢?因为心理学的本质就是一个研究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科系(不是读心术哦),所以只要是关于到人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和心理学有关。 和大家科普一下,在修心理学学士课程,你会学到的科目包括如下: ...
中文文章

接受心理治疗之前必读:关于心理治疗的3大误解

试下问自己,如果你身边重要的人,告诉你他正在接受心理治疗,你脑里第一句浮现的话会是什么?你的第一个感觉又会是什么呢?很多人听到 ‘心理治疗’这四个字,都会联想到这几个词 “性格懦弱”,“神经病”,“想太多”等等。 你还记得你是如何接触到 “心理疾病” 这几个概念的吗?我是在小时候看警匪连续剧的时候,通常杀手最后都是被说有“心理疾病”的。他们是如此的暴力和恐怖,很多人都想远离他们。你不难发现,环绕着很多‘心理疾病’ 的迷思,都是来自于媒体和剧情的渲染色彩,为‘心理疾病’带来了恐怖气氛。 别小看这些误解和迷思,它足以让一个人被家人排斥,它足以让一个人被伴侣唾弃。因为不被理解,因为担心被发现,很多人迟迟不求医,导致生活上的功能逐渐受到影响。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你真的患上了‘心理疾病’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条路很真实,也很痛苦,因为甚少人可以理解,也甚少人可以支持。” 所以我希望以此篇文章写给正在想要了解或考虑接受心理治疗的你,帮助你了解前方的路大概会怎样走,也希望可以为你减低不安的情绪,让你每一步都能走得踏实。 1. 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是“有问题的人”? 其实,健康是可以分成“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是生理健康层面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身体会出现讯号和症状(signs and symptoms),也可以透过客观测试到(如我们的温度升高,喉咙肿, 痰的颜色等)。 如果有一天我们感到发烧,伤风或咳嗽,导致一整天流鼻水,身体疲乏,不能专心工作,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生病了”,是生理健康亮了红灯。我们就会去看医生得到治疗,医生会评估我们的身体,检查眼睛,喉咙,胃等等,之后告诉我们状况。我们的疾病是属于感冒,喉咙发炎或是其他疾病,也会给予药物治疗和给予专业建议包括均衡饮食,多喝水等。 而心理健康是和我们的“心理有关”,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情绪,想法和行为。这个层面我们会感到比较陌生,但是如果你发觉你有以下状况,那么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已经出现讯号/亮了红灯,需要及时求医: 情绪: 长期低落,控制不住的焦虑和紧张,无助感(长达1 至2个星期) 想法:一直自责/怪罪自己,觉得自己没有用,对未来没有期望,常有不想活或自杀的念头 行为:整天疲乏/躺在床上,不能自我照顾,主动避免社交或一些地方 ...
中文文章

如何成为临床心理师?关于“临床心理学硕士课程”你不知道的三件事

你好,欢迎来到MY心理学。我是来自于沙巴山打根的 Gary Yap, 是一名临床心理师(clinical psychologist)。我猜你也许和我一样对“临床心理师”或“心理治疗”有兴趣,所以就点击了这篇“如何成为临床心理师”的文章一探究竟。 身为“临床心理学硕士课程(Master of Clinical Psychology)”的“过来人”,我想借这个机会,和你分享我的经历和心得。希望可以在你开启这条助人旅程的时候走得更好,也可以帮助成为一个更好的临床心理师。 1)临床心理师竞争很大,门槛不低 申请临床心理学硕士课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国家包括马来西亚竞争都很大,门槛也不低。我所知道在马来西亚,目前有8间大学(两间大学联办)有提供这个硕士课程如下: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UKM) (国立大学) HELP University ...
therapy
中文文章

讲讲话就能医好心理疾病?关于”心理治疗” 你不知道的三件事

“你讲讲话就能医好别人的心理病?”  妈妈用着好奇的眼光看着我问道。“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 在近年来开始得到大家的认识,也开始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心理治疗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造成很多人对它有不同的情绪,有的人感到好奇,也有人感到很神秘。 我始终认为,大众对心理治疗的不解来自于迷思和媒体渲染的神秘色彩,也是我们临床心理师(clinical psychologist)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因此,就写了这篇文章,想要邀请你一起认识心理治疗,和你分享关于心理治疗你不知道的三件事: 心理治疗之前,还有一个步骤? 当个案信息我们预约心理治疗的时候,个案都会告诉我们他们有忧郁症,焦虑症等等。当我们再详细了解的时候,才发觉他们的诊断不是来自于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或是临床心理师 (clinical psychologist)(注;只有这两个专业人士才能作出临床诊断),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上网做的心理健康测试。 网上不难发现很多的心理健康的自我测试,我们的网站也有提供,你可以点击这里了解一下。心理健康的自我测试目的是帮助大众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成绩所显示的资讯和分数只能作为客观的参考,让大众在必要时向专业人士求助以得到专业的诊断和帮助。 举个例子:就像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可能发觉自己有“喉咙痛,干咳和呼吸困难”了,这些都是求助的讯号,并不代表我们真的患上了这个肺炎。要得到专业的诊断,还是得交由专业的医生来作出全面的检查。自我诊断只会造成更多的不安和焦虑。 回到心理治疗的例子,心理治疗之前,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评估和专断。只有知道问题了,才能进行心理治疗以“对症下药”。一般的情况下,临床心理师是透过结合以下的方法,为个案评估心理健康以得到全面的了解,才作出临床诊断: 心理健康测试 (mental health inventory):需要个案填写或打分自己近期的状况 ( 例子:你是否会有悲哀的感受? 0 – 我没有悲哀的感受; 1 ...

Posts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