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成熟,是因为我们能为自己做的事承担后果。 (顺便聊聊一个月赚三千该如何增加财富)

#50 不那么心理学的心理学 – 你的汤米 不知道是不是和庭锋听到一样的电台,我也在昨天招上听到了电台指责社交媒体所照成“精致穷”的现象。因为我们常常和别人在网上比较,进而照成了我们愿意花更多钱来获得物质上的满足。 当时我就在想:“真的什么都是社交媒体的错吗?最近好像只要有什么负面的事,我们就怪社交媒体。但是以前难道没有精致穷吗?难道以前人就很厉害存钱?是不是只要远离社交媒体,我们就更加理智?” 当然我并没有答案,我也提不起劲去对比两代人的存款。但是我却想接着深谈昨天庭锋所分享 “为自己行为负责” 的话题。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要的人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造成其他人的困扰。这一直都是MY心理学提倡的理念。 但是这并不简单。 先把后果想清楚,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我们比较倾向联想美好的结果,却往往不愿意去想糟糕的结果(这个和我们的大脑有关)。所以当不好的结果发生的时候,往往是很难 “接受” 的。 真正做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是一位十分成熟的人。因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不只是简单的为“刹那间”负责,而是接受一件長期的后果和感受。 比如說:因為沒有用心经营,所以你和你的女朋友分手了。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不只是接受这件事的结果。我们还要去接受发生这件事后的长期感受。也许有人会伤心三个月,有些人会伤心三年。但是能不能在这三年,不造成对方的困扰,进而和这些感受相处,这才是困难的事。如果做到了,这才是成熟的象征。 小总结: 把后果想清楚,不容易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很难 不要小看昨天庭锋写的文章。因为背后是风险,勇气,和成熟的结合体。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如何利用自己的风险分析能力,选择我们的路。(由于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就不展开仔细的分享了) 而透过说明这件事,我想聊一下最近我看到的一个现象。 ...
中文文章

年轻人精致穷,最后将会是一场空?

#年轻人精致穷,#最后将会是一场空? 今天在电台听到DJ 在讨论精致穷这个话题,有很多听众都发表了自己对“精致穷”的看法,刚好躺着又中了枪,所以在这里也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本文纯属个人看法,欢迎温柔留言。 什么是精致穷?顾名思义就是喜欢过很精致的生活,但自己的钱包又不是特厚,所以为了追求生活上的精致导致自己很穷。很多人都称现代的年轻人都是非常奢侈的一族,除了每天都会到咖啡厅里点个十多块一杯的咖啡,手持苹果最新款电话一枚,或是花了几百块看了一场听不懂语言的演唱会。 在电台的讨论中,很多听众把矛头指向了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真的很无辜,好像什么都是社交媒体的错。)就因为攀比和比较中,让我们丧失了理智,变成了精致穷的丧尸 。 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辩论哪一方是对是错,只想提醒大家,精致穷其实只是种对于生活价值观的选择。若我们能够为自己的追求和选择负责,就算是精致穷,那又如何呢? 网上看到有人对于精致穷的定义是 “不管多穷,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即使穷得明明白白,也活得自在开心。”虽然精致穷,但愿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自己挣钱,自己花钱,天公地道。 但是呢,很多年轻人如今只要被冠上“精致穷”的这词,就会被社会和大众标签为“只会乱花钱而且没有规划未来的年轻人”。所以我很常看到身边的人,买了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后却常感到愧疚和后悔,然后一直责怪自己又又乱花钱了。 很多长辈会催促年轻人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好好地存钱,买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结婚生子。但我知道很多人年轻人宁愿租房子,也不愿意背上30年的房贷,而他们宁愿把钱花在了生活的精致上,如去旅行看世界,花钱在买喜欢的模型上,你能说他们是错的吗? 精致穷是种选择,而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人生的模样,不过前提是,你的精致穷并没有影响到别人(例如借钱借贷去追求你的精致),精致的生活但“负债累累”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说我们追求生活精致,追到倾家荡产,最后还连累家人和朋友替你还债,那就可悲了。 过精致的生活没有错,为了得到精致的生活而变得穷也没有错,只要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你要过得“精算穷”,过得像前阵子很红的极简主义- 断舍离,又或者是成为日本的“隱蔽青年”都没有问题。没有一种生活比起另外一种生活更酷更炫,因为这全都是个人的选择。只要不殃及到任何身边的人,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对于别人选择的生活进行批判呢? 好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足矣。 我是庭锋, MY心理学的临床心理师,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
中文文章

“读那么多书,有用咩?“还不是什么都不懂。还以为自己很厉害。

#铺陈 “读那么多书,还不是什么都不懂。” “读那么多书,就以为自己很厉害了咯。” 比起 “你没用”,以上的这两句话, 对我的杀伤力更大。 当时是和亲戚在讨论中药 vs 西药的话题。 一开始只是对方提出说西药会害死人,一点都不天然, 哪像中药,拥有中华 5000 年历史,吃都吃不死人。 于是我便提出说中药,虽然说是无害,也可能可以帮到人, 但比起西药来说,少了大型研究,少了证明。 更何况中药里的一些概念,比如 “气” 或 “穴道” 等等, 都缺乏了证明,或有一部分已经被归类为伪科学, 因为源自于我们古老人体的看法,多多少少也有被淘汰的倾向。 更何况中药有时价钱比起西药还更吓死人。 ...
中文文章

你这样做是为了我好,但这样的好并不是我想要的。

#你这样做是为了我好,#但这样的好并不是我想要的 “你知道吗?我这样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 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爱, 但同时这份爱也可以是自私的, 是会让人喘不过气的。 一方可能会觉得我对你牺牲了那么多, 为什么你不听我的话,我这样都是为了你好。 但这份爱真的是对方想要的吗? 其实未必。 还记得之前看过很火的一部剧:“以家人之名” 里面饰演李尖尖闺蜜的齐明月从小就活在了妈妈的掌控之中。 从小到大, 不论她做什么妈妈都会干预她的决定, 如考试要拿第一名、只许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不许谈恋爱、 就连大学的科系、工作发展也不例外。 让我吃惊的是妈妈连衣服的颜色也要控制(妈妈觉得女孩子就该穿粉红色,白色容易肮脏), 不论她多么优秀, 但却从未得到母亲的认同和赞许。 因为这样,她在妈妈面前总是小心翼翼, 直到长大后,她开始想方设法逃离母亲的控制。 终于有一天, 她忍无可忍地把那么多年压抑的情绪说了出来, ...
中文文章

我们是可以哭的,因为哭不是个错误,也并不可怕

#我为什么不可以哭? 相信大家都有听过以下这句话吧, “不行啊,你是男孩,你不能哭,你要勇敢。” 不但如此, 我们也听过一些是对女孩子说的,比如, ”不哭不哭,眼泪是珍珠,哭了就不美了。” 我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哭泣? 我们为什么会对哭泣这么敏感? 原因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说: #哭是不好的、 #哭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哭是无理取闹的表现。 我们不可以哭, 因为我们要坚强、要独立、要懂事, 这样才是好孩子。 Washington Irving曾经说过: “泪水是神圣的, 它不是柔弱的记号而是力量的表现, 泪水远胜于千言万语, 诉说着强烈的哀伤、 深沉的悔恨, 以及无可言喻的爱。” ...
中文文章

别人说的的千言万语 ,都不及自己亲身淋一场太阳雨。

#别人的千言万语 #也不及自己淋一场太阳雨 “你有没有淋过太阳雨?” “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打篮球, 我们看着那阵雨从远方向我们冲着过来, 我们立即地往前跑! ” 庭锋在我们绕着湖散步的时候, 问了我和 Joy这个问题。 (不要问为什么我是他们的电灯泡, 我已经学习如何接纳尴尬的情绪了) 聊着淋雨的事情, 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我。 小时候的我, 特别容易生病, 也有进医院吊点滴, 在学校因为呕吐而早退, 父母也曾经我的胃病, 到处求医。 因此妈妈在小时候都会提醒我, 提醒我不能喝冷汽水, 不能淋太阳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