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最重要的情绪管理,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
一直以来,我们的身边都不缺乏否定的声音。举个例子,之前朋友曾经和我说过:“我是不是不应该一直抱怨,一直散播负能量给你。”就连我自己,也曾经一度的觉得:“我为什么就是有那么多不好的想法和情绪,是不是不应该这样?” 在大学选修心理学的时候,我学到的第一个理论就是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这个理论的其中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无条件正向看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它是我第一个接触到的有关心理治疗的知识点,也是我从那堂课以后开始察觉到这个概念对我们人的重要性。 理论中的无条件正向看重,指的是治疗师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个案的陈述不带任何批判性的态度。他们不持反对或者赞成的立场,仅仅只是去接纳,认同,关怀个案本身,强调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接受“你本来的样子”。 后来一想,这个核心概念其实就是我们从小就一直被灌输的【尊重】。它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不存在于性别,样貌,年龄,阶级,身份等差距的因素,以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各式各样存在的差异性。 允许任何想法的产生 我们都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里的独立指的不仅是我们的外在特征,更是强调了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内在精神世界。 打从我们一出生开始,我们一路以来会遇到的人,成长的环境,经历的事情,都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可以复制。就连亲生兄弟姐妹之间也无法做到一模一样。 因此,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就会造就我们的观念,例如我们所谓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我们对于不同的人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 既然我们每一个人是如此的不同,所拥有的想法也因人而异,尊重在这里的含义便是允许任何人任何想法的产生。我们都可以有不同的价值排序和人生选择。 以价值排序举个例子:如果被要求在父母,伴侣,孩子,和自己当中排序哪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生养自己的父母最重要;有些人可能觉得陪伴自己最久的伴侣最重要。 然而,不同的价值排序并无对错之分,它仅仅代表一个人很主观的从他的生活经历当中,自认为对他来说最合理及最合适的一个价值排序。 对于人生选择,这里也可以举一些不同的例子。例如,小到我们选择穿的衣着,读的书,听的音乐,大到选择我们的职业,伴侣,房产等等。作为主导自己人生剧本的主角,我们都有绝对性的选择权。 譬如说,很多人都会对女性的穿着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是把穿着和犯罪相联系,可是其实穿得多,穿得少,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是我们对于美有着不同的追求。 (这里也小小的和大家分享之前看到过的一篇报道:在比利时曾经举办过一场特殊的展览:《What Were You Wearing》,展示了受害者在被伤害当天的着装,最后发现穿着与引诱他人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打破了大家总认为的“你穿那么少就活该被侵犯”这样的偏见。) 除了想法,我们也需要允许不同情绪的出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的抗拒某些情绪的出现,内在有深深的不接纳自己脆弱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