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我是社恐人。。。还是i人?“—— 如何正确判断我是否有社交恐惧症而不是性格内向。

当我们自我介绍或聊起社交活动时,比如说,当被邀请出席朋友约会或派对时,很多时候我们会拒绝说道,“我社恐。” “社恐” 已经成为人们口中普遍的词汇,有时候它会是我们因为不想社交而说出来的理由,有时候是“跟风”,又有时候是因为人们分不清社交恐惧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和性格内向 (introversion) 的区别。 社交恐惧症是世界第三大常见心理疾病,马来西亚约有40.53%的青年人都患有过社交恐惧症。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恐”指的是社交焦虑障碍或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是一种焦虑症,病患者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中会持续感到焦虑或恐惧,并且对自己,他人,和社交活动持有负面的想法。比方说,当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察觉到他们可能会受到他人审查、评估或评判的情况下,(例如在公共场合演讲、结识新朋友、约会、参加工作面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与商店的收银员交谈时),焦虑或恐惧症状就会呈现。对于有些患者来说,甚至一个简单的电话或者与陌生人对话都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除了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以外,还会伴有生理上的症状,例如脸红、发抖、冒汗、心跳加速、心悸、头痛、晕眩、胸闷、呼吸急促等。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恐慌发作 (panic attack)。当一个人的社交害怕、担忧和迷茫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他很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普遍症状: 脸红、出汗或发抖。 心跳加速。 感到“脑子一片空白”,或胃部不适。 身体姿势僵硬,或说话声音过于柔和。 害怕遭到负面评价的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