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如何帮助自杀倾向者?你我都可以预防自杀
一直以来,自杀是个被大众避而不谈的话题 (taboo),因此存在许多迷思和偏见。但是,不讨论“自杀”就能够避免它的发生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示,每一年大约80,000人因自杀而结束生命,同时还有更多人意图自杀。¹ 2020年的一月至六月期间,在马来西亚共发生了465宗意图自杀的案例。² 同时,在第一次行动管制令的首五个月中,国家消防局共进行了88次意图自杀的救援行动,而其中三宗是救援失败的案例。³ 由此可见,自杀是需要严谨关注的一项课题。尤其,目前的疫情带来了各种局势的不安和不稳定性,增加了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感。这时,如果一个人在缺乏有效的资源或应对机制的情况下,就会容易感到无助和绝望,而有产生自杀念头的可能。往往,自杀的目的并不是想要结束生命,而是想要结束痛苦。 可幸的是,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透过两个关键的步骤 —— 识别讯号和采取措施 (intervention)。从自杀念头的出现,直到真正决定要采取自杀的行动,这期间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也是能够改变结局的关键时刻。 识别讯号 自杀的念头通常都是有迹可循的。对此,主要是从情绪、言语和行为中出现了直接或间接的讯号,例如: 情绪:绝望、易怒、冲动、极端的情绪变化 言语:责怪自己或人生、与他人道别、暗示或直接表达自己想要脱离痛苦 行为:失眠、自残、无精打采、脱离与他人的交流、异常地冷静、对生活失去兴趣、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有些自杀的先前征兆类似于忧郁症的症状,但这并不代表只有忧郁症的患者才会自杀。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人生中的某个阶段,由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事所累积的压力和无助感,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采取措施 如果发现了以上所提到的讯号,就要进行采取措施。不是每个有自杀念头的人都懂得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尤其社会污名化的原因,导致他们会害怕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例如远离或斥责他们有这个想法。因此,我们可以主动以温和的态度与对方聊天。你可以这样开启话题: 问候他们最近的心情,或说出你注意到他们最近的变化 “我发现你最近心情很低落,怎么了吗?” “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困扰吗?” 2. 或者以半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