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 Qing
大家好,我是Xiang Qing,即将毕业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自中学以来,我一直对心理学充满热情。我追求成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因为我深信心理健康对人们的幸福至关重要。我计划继续学习,申请临床心理学硕士课程,为帮助他人创造更健康和幸福的未来而努力。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未来的旅程!
中文文章

4个你不能不知关于冥想和催眠的奥秘【PART 2:探索催眠和冥想的差异】

当我们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心灵修炼方法时,我们会联想到冥想。但你是否曾思考过,冥想与催眠究竟有何不同呢?两者都涉及闭上眼睛,引导人们进入宁静和放松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差异,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探讨催眠和冥想之间的这些不同之处。 探索催眠和冥想的奥秘和差异 #1: 目的不同 催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度放松和重新编程潜意识,来帮助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这种技术通常被广泛应用于戒烟、减肥等各种问题,旨在启发内在力量,以实现积极的生活改变。 相反,冥想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培养内心平静与平衡,通过专注和呼吸练习,有助于缓解压力、焦虑和情绪困扰,为个体提供一种情感和身体的平和感。 #2: 思维流向 催眠是一种借助创造性故事、隐喻以及催眠暗示的技术,通过引导个体的思维流向,旨在深入潜意识,从而有助于改变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与此不同,冥想更加侧重于平静思维,摆脱外部干扰,创造一个内在宁静的空间,以促进思维的自由流动。为个体提供一种情感和身体的平和感,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3: 适用领域 催眠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它常被用于改善习惯,帮助个体克服不健康的行为模式。此外,催眠也被用于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症等,通过深入潜意识,寻找并解决潜藏的情感和心理挑战。它还可以用于增强自信心、改善睡眠、缓解慢性疼痛等多个领域,旨在引导个体实现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冥想更加侧重于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探索。它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度,促进创造力的发挥,以及维持情感的稳定性。冥想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压力管理、情感调整、情感智慧的培养等。在工作场所,冥想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减少工作压力,促进团队合作。此外,冥想还被用于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促进个人成长和心灵的发展。 #4: 时间需求 催眠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会话,这些会话可能会持续几周或更长时间,以实现潜意识的深层改变。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合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渐进的催眠暗示和技巧,潜意识逐渐接受新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会因个体的需求和目标而异。对于某些人来说,几周的催眠会话可能足以产生显著的变化,但对于其他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巩固这些改变。因此,催眠通常被视为一个需要耐心和持久性的过程。 冥想通常更容易入门,因为效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受到。即使在刚开始练习冥想时,人们也可能会在几次练习后感受到更轻松的心境和思维的平静。然而,冥想的长期实践可以带来更多的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冥想者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冥想技巧,深入自我探索,提高自我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长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另外,冥想可以灵活运用,即使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冥想练习获得益处。 总结:催眠和冥想其实是很有力量的,只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和抱着什么样目的,由谁使用,因此使用者很重要。 如果你想尝试催眠的帮助,不妨尝试联系我们  —— 在这里我们的心理师会先评估你的心理需求,根据你的需求,为你提供心理咨询,并融入关于催眠的技术,让你可以减少心理困扰,过一个健康自在的生活。 心理咨询预约: ...
中文文章

你是不是一直很好奇催眠?【Part 1: 揭开令人震惊的催眠神秘面纱】

你是否像我一样充满好奇,同时对催眠治疗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担忧呢?催眠伴随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既吸引人又让人生出疑虑。在我们共同探索催眠治疗神秘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到内心的不安,但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将更深入地了解其实催眠是一种心理干预方式,涉及了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自从中学时期起,我就深深地被催眠所吸引,每当电视上出现有人被催眠的场景,我的心情都会瞬间高涨。我认为催眠就像是一场魔术表演,每次都能带来无限惊喜。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追寻并学习催眠的奥秘。然而,直到我来到MY 心理学实习,才真正揭开了我对催眠的种种误解。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催眠的科普知识,让你们更深入地了解催眠是什么。 什么是催眠治疗? 催眠治疗是一项充满神秘和独特的心理干预方式,它涉及了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在催眠治疗中,催眠师通过帮助我们放松身心,促使我们进入一种非常特殊的意识状态。当我们达到这种状态时,我们的意识变得高度集中,而这种集中的意识状态也受到了我们对催眠师的信任和引导的影响。在这种状态下,催眠师可以更容易地诱导我们进入催眠状态,并借此来实现对我们的一些内在或行为方面的改变。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催眠治疗中的诱导过程必须是基于被催眠者的自愿和意愿的。催眠师所提供的引导方向必须与被催眠者愿意接受的方向相吻合。这意味着,催眠治疗的成功与被催眠者的积极合作和参与密切相关。催眠治疗并不是将一种行为或改变强加于被催眠者,而是通过引导和协助,帮助被催眠者实现其内在愿望和目标。 #1: 催眠好像睡觉那样,过后就会好了? 在关于催眠的误解中,最常见的之一就是将催眠与电影中虚构的场景等同起来。这个错误观念让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躺下入睡,催眠师就能轻易地改变一个人的整体状态。电影中展现的夸张催眠场景很难出现在真实世界里的情况。 在现实中,催眠与睡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催眠并不会使人陷入睡眠,因为在睡眠状态下,我们难以聆听催眠师的引导。相反,催眠是一种更为专注和放松的状态,被催眠者仍然保持意识,能够听到催眠师的话语来引导被催眠者。因此,要真正了解催眠,我们需要超越电影幻想,寻求基于真实科学原理的认知。 #2: 心智薄弱的人更容易被催眠成功? 催眠并不是心智薄弱者的专利。实际上,催眠需要良好的专注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催眠师的引导,并进入催眠状态。然而,也应该明确,催眠的成功并非仅仅取决于被催眠者的素质,同样关键的是催眠师的技能和经验。 或许你会问,既然我们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是否意味着很容易被催眠?然而,催眠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种主观体验。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仍然保留自主决策的权利。就算拥有高度专注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我们不想被催眠,完全可以阻止催眠师的信息产生影响,从而避免进入催眠状态。 即便在深度催眠中,我们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这也反映了催眠并非一种被动的状态,而是被催眠者与催眠师之间相互互动的结果。 #3: 催眠是立即产生效果的? 催眠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并非立即产生效果的神奇方法。催眠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不断的练习,同时也取决于被催眠者的特点。在催眠过程中,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即体验到明显的效果,这种结果的差异性反映了催眠的复杂性。 每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对催眠的响应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人或许能够很快进入催眠状态,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值得注意的是,催眠是一种技巧和状态,需要适应和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被催眠者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进入催眠状态,以及如何在其中获得所需的体验。正如学习任何新技能一样,催眠也需要耐心和实践。 #4: 催眠师是不是拿着一个钟表来催眠我们? 催眠并不局限于催眠师手中的钟表。现代催眠师运用多样化的技巧,引导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而这些技巧并不依赖于传统的钟表摆动方式。以下是一个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