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我们总把埋怨留给身边的人,却把感谢送给外人。

98348693_3168240666553981_5107377157655494656_o
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心理模式,
喜新厌旧。
我们总是觉得,
时间会消耗激情,一切都会变得平淡而平凡,
所以有些人会在外寻找刺激来获得新体验。
当我们已经适应了我们原本所感受到的,
一旦我们对此习以为常,
重复性获得同样的物质对于我们来说已变得微不足道。
唯有增加自己的感官,
寻找更大的兴趣与体验,
才能再次产生强烈的感受,
而这就是贝勃定律带给我们的错觉。
有些商业模式也会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反应,
在调整价格时总是小幅度地上涨,
到后来人们慢慢接受了再大幅度加价。
举个例子,
一盒三层口罩的价格是RM30,
在MCO期间口罩的价格突然被调涨超过RM70,
我们心理上多少有点抗拒,
因为口罩价格调整的情况很少发生。
但是,
随着时代通货膨胀,
食物价格已习惯性地调涨。
所以当我们发现食物起价时,
(例如我小时候吃的keropok一块钱6片到现在的一块钱4片),
我们相对来讲会比较容易接受,
已经习惯了这个模式,
并且对于未来的起价都毫不意外了。
在日常生活上,我们何尝不是被贝勃定律所支配的呢?
我们总会对父母的唠叨而感到烦躁。
“少喝冷饮,对健康不好。”
“穿厚点,天冷。”
“不要每天一直玩手机,对眼睛不好。”
我们总把身边的人给的关爱习以为常,
当我们把这些爱当做是一种习惯时,
我们就不会花多点时间去留意,
对身边的人的期望也不停地增加。
所以当对方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
无法再满足我们不断膨胀的欲望时,
我们便开始埋怨,
埋怨对方不够体谅、不够用心,
甚至恶言相对。
相反的,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的一个帮忙,
也许只是让个座位,
也许只是对我们礼貌地问候,
我们都会为此感到窃喜,
感到感激。
我们会觉得,
“他本来可以不用这样做的,他人真好哟”。
所以才了个这样的说法,
“我们往往把最坏的脾气留给给亲近的人”。
我们麻木于周遭感受到的温暖,
当做是理所当然的,
不加以去珍惜,甚至会要求更多。
反而因为陌生人帮的一点点小忙,
我们就会觉得特别的感动。
我们总把埋怨留给身边的人,
却把感谢送个外人。
你有多久没对你的父母、对你的伴侣,甚至对你的朋友,
说声“谢谢”了呢?
很多时候,
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
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贪婪。
而人的贪念是无止境的。
无论我们多努力,
也许都不能把它给填满。
同样的,
无论再美好的事情,
都无法带给我们长久的感动。
而我们常常跌入了这个永无止境的欲望漩涡中,
从而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憧憬,
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也许最终失去了与我们爱的人的链接。
我们能不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中,
尝试调整自己的感受,
珍惜自己所获得的点滴,
带着感恩、知足的心,
拥抱身边的善意,
善待身边的人。
我是家怡,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