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不那么心理学的心理学 – 你的汤米时段
至我的好朋友 – 希望你能读到这篇文。
有时候我们很难直接说出口一些东西,比如劝别人要如何变得更好。因为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你更加高人一等的感觉。于是我想把它写在这里,希望她会读到。如果这篇也正是你想和你的朋友亲人说的话,那就把它分享出去吧。
回到主题,做工做得开心重要,还是钱重要?
如果你有任何朋友问你这个问题,而是真心问你,不是因为觉得很烦就随口问一句,那你千万不要直接下定论。因为你要反问他更多问题。
你是不是现在想辞职?
你的经济状况还好吗?
如果你现在没有工作,你的存款还可以维持多久?
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不是无解?会不会进到新的公司还是有一样的问题?
而我仅仅是举出了几个问题而已,但是大方向有两个:
第一:钱够不够用?
假设一个人做工真的很不开心/很累,想辞职然后慢慢找工 – 这个想法真的要好好再三考虑。
因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存款,那你很可能会陷入下跌的漩涡。首先,市场上找工一般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刚好公司需要人。
地利:这份工作在你的附近。
人和:你和面试官合得来。
这样算下来,如果你自认能力不是特别出众,那么你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可能找到你喜欢+适合的工作。
而一个人在没钱的时候,最容易做出不理性的决定。所以最糟的是,你的朋友找了几个月却找不到适合的,然后储蓄又见底了。这个时候,他可能就急了,进而选一个不那么适合的工作,纯粹是为了下个月的生活费。脱离了一间不喜欢的公司,但是却可能进了一间更加不喜欢的公司,这就陷入一个向下漩涡。
当然你如果有六个月的储蓄(看个人),也想要先休息休息才决定未来的路如何走,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自我照顾般(self-care)的休息可以让你走更远的路。(关于self-care的小知识在以前就说过,可以自己翻一翻)。
第二:你面对的问题真的无解吗?
如果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人生经历过的问题其实很多都不是无解。很多时候只是当下的冲动。只要多给我们一些时间,我相信大部分都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它。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在一个环境遇到的问题,换了另外一个环境,同样的问题也很容易找上门。而因为在上个环境并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新的环境也许无法有更有效方式去解决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就是不要让我们会因为同样问题而感到困扰。
其实如果一个问题会重复发生,通常我们都必须附上不同程度的责任。
比如说:
和上司关系总是搞不好 – 会不会是自己的沟通能力有待加强呢?
同事总是喜欢塞东西给我做 – 会不会是自己不会拒绝别人呢?
当然也会有一些老板/上司就是看你不爽。但是如果一个问题发生的频率超过两次,我们就要注意一下自己这一方面了。
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你的朋友来找你投诉,当下通常不是分析问题的最好时刻。也许我们得让对方的情绪先舒缓下来,然后再找个时机切入问题。
而寻找新的工作最好的时候其实是在完成了一个大项目/解决一个大问题之后。因为你已经在这个环境获得了最大的回报。
如果把职业的时间线给画出来,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通常是你找对跑道+培养能力的时间
第二阶段:通常是你赚钱+完成项目的时间
第三阶段:通常是你用更好的能力,知识和资源去完成你想要的事
你会发现在这个时间段里,做喜欢做的工可能要在人生较后阶段才会发生。当然有些人选择在一开始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说你很喜欢摄影,但是只有少部分的人可以在一开始创业就把摄影生意做得很好。因为一旦你选择创业,就不只是拍照而已,还要找生意,管理人,做广告等。而做其他的东西也许会比你拍照的时间更多。
我认为,做工和开心,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挂钩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你可不可以较舒服的把一件事做好。比如你问我在人力资源部门做得开心吗?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会问的问题。我比较倾向于问自己,我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吗?这件事有没有未来价值呢?做好这件事有没有回报?
所以,当你问自己:“我现在做这份工,会不会开心?”
也许你问错问题了。做工不是仅仅做来开心的。但是如果做一份工会让我们觉得很不开心,那我们就得重视。但是“不开心”的对立面并不是“开心”,而是“没有不开心”。我们可以在生活上很多地方找到开心。用回摄影的例子,会不会做part time来得更开心?或是得空找几个朋友出来拍下照,更加开心?
钱和开心哪个重要?
也许我们拿来做对比的选项,少了些。
至朋友:
也许我并不知道故事的全部,但是我想尽量用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我不知道这个分析会不会帮到你。但是千万不要陷入这个向下的漩涡,也希望你可以再试试深入的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也许想这个东西会让你很不舒服,但是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而过了这个坎,未来的你,将会感谢今天努力的你。
祝,安好。
MY心理学,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