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绩效成了止痛药:高功能倦怠的隐形样子

ChatGPT Image Aug 17, 2025, 06_00_36 PM

清晨六点半,你在跑步机上回复昨晚没回完的讯息。
九点的站会,你把复杂的需求讲成三句话。
中午把饭局挪到线上,耳机里是预算,嘴里是沙拉。
夜里十一点半,你盯着最后一封邮件,把“尽快”改成“今晚”,再删掉“今晚”。
你不是停不下来,你只是不敢让世界等你

别人说你高效、稳、可靠。你点头,笑一下。
只有你自己知道:这份“可靠”,是用身体换的。
越忙越有“存在感”,越停越像失重。


他们常说的话(也许你也说过)

  • “我不累,只是还没睡。”
  • “能做的事那么多,不做可惜。”
  • “等这个季度过了就好。”
  • “我不是在卷,我只是不想拖大家后腿。”
  • “我没事,真的。只是最近有点麻。”

这些话像一层温和的滤镜,把疲惫修成淡色。
你仍然在发光,只是灯泡有一点烫。


高功能倦怠,长得像“状态很好”

它不像典型的崩溃。它往往看起来正常,甚至更能打
但一些细小的地方在悄悄变形:

  • 睡眠被切碎:明明困,却像有一道关按不下去。
  • 快乐迟钝:该开心的时候,你只感到“完成”。
  • 成就感短命:发完一封邮件,下一封就把它吞掉。
  • 情绪窗变窄:不太会生气,也不太会开心;像把声音调到同一个音量。
  • 身体在留言:肩颈钝痛、胃不服气、牙关咬得太狠。体检指标还可以,但你知道哪里不对。

你会安慰自己:“这阵子而已”。
只是“这阵子”已经延长成“这一年”。


为什么停不下(不是你的错)

不是意志力不够,也不是你天生焦虑。
更多时候,是环境与身体一起推着你快

  • 环境在奖励:截止日、绩效、榜单、即刻回报——越急,越被看见;越被看见,越急。
  • 身体在上瘾:每一次火速处理,都给大脑一点“我有用”的亮光。久而久之,有用感=安全感
  • 早年的脚本在发动:也许你很早就学会“靠自己”,也许你习惯“先顾别人”。这些并没有错,只是用久了,会忘记自己

你并不是“爱卷”。
你只是很少被允许慢一点,哪怕只是一会儿。


那些安静的画面(我们更关心这些)

  • 加班到家,门一关,你坐在玄关换鞋,鞋带在手里绕了一圈又一圈。
  • 周末朋友提到旅行,你下意识打开日历,看看能不能塞进一个三天两夜。
  • 你把“休息”排进待办清单,像在安排一个客户。
  • 你答应自己十点睡,十点零五分又点开了一封“不点也行”的邮件。

这些画面没有错。
它们只是提醒你:你的生活,正在被“有用”占据大部分位置


如果我们在咨询室里相遇

我们不会立刻谈“效率工具”,也不会要求你“学会放下”。
我们会先把两件事分开:有用感,和价值感

有用感,让你在世界里稳;
价值感,让你在自己里安。
当两者被绑在一起,你就会把产出当作自我价值的证明。
在这里,我们会先把这条绳子松一松——不是剪断,只是留一个能呼吸的缝

我们会听你说你的“这阵子”、你的“快”、你的“不敢等”。
你可以把那些你替别人吞下的情绪,放在桌上;
你也可以沉默一会儿,我们一起在沉默里等你自己回来。
当你准备好了,再决定要不要谈方法、谈节律、谈边界。
但在那之前,你不需要表现得坚强。


先留给自己的四个小问题(不需要马上回答)

  1. 最近一次让我感到“我在”的时刻,发生了什么?是被看见、被需要,还是被理解?
  2. 如果把“有用”先放下半天,我最想做的一件小事是什么?
  3. 哪一个“我不行”其实在说“我很怕让人失望”?
  4. 过去一年,哪一张照片最像“我自己”?为什么?

把它们写在手机备忘里,等你愿意,再带来我们聊。


当你准备好,我们在这里

第一次会谈 ≈ 90 分钟
它不是一堂“把你修好”的课,而是一段把你自己接回来的时间。你可以选择到院,也可以在一个不会被打扰的线上空间里进行。我们会把保密与边界讲清楚,再一起决定你需要怎样的节奏。

WhatsApp / 电话:+60 11-3344 5270
MY 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团队|线下与线上

这世界一直在夸你的能干。
在这里,我们更想照顾那个会累、也值得被好好对待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