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鬼吗?
“我不懂接下来说的话,
对你的评估或诊断有没有用,
也许你也不会相信这些事情。”
个案低着头说了这句话。
我的笔在纸上停止了,
抬头看了个案。
个案接着说:
“ #你相信鬼吗?”
心理咨询间一片宁静,
剩下冷气的声音。
我从小对于灵异鬼怪的事情,
都充满好奇。
小时候常听亲戚家人说灵异故事,
外公早上搭车遇鬼的故事,
爸爸以前在木山工作的山神故事等。
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
我都可以在饭后和朋友,
畅谈几个灵异故事。
在中学的时候,
也会很痴迷于说灵异故事的论坛;
当时的热爱节目:“怪谈”,“不可思议的世界”;
甚至在中学投稿的文学作品,
都是和灵异,生死轮回有关。
在念心理学的时候,
也趁假期约了一个 Aunty 喝茶,
了解她过去成为“乩童” 的体验。
没想到若干年后,
我在进入这个助人行业后,
偶尔也会遇到 “灵异故事”。
在第一次的心理评估,
主要是评估个案的心理健康,
进而讨论心理治疗的目标。
在咨询中,
有些个案会和我分享,
他们所看过的鬼魂,
在身上发生过的灵异现象
甚至是巫术或降头等。
心理学是用科学的角度,
探讨人类的思考和行为。
面对不能解释的事情,
我们该如何做呢?
和大家分享我的小小看法,
我认为心理学从来都,
#不是解释人的唯一角度。
但是这不阻止我用,
心理学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件事情,
抱着不批评和好奇心的眼眶,
去学习认识周边的人事物,
包括个案的故事。
在念硕士课程,
也有这样的一堂课,
叫做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提醒我们在为个案提供心理治疗的时候,
别忽略个案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和体验。
不瞒你说,
面对超自然现象,我偶尔在心中,
都会有半信半疑的感觉,
但是我都会尽我所能提醒自己,
好奇地听下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在心理评估的时候,
个案的认知,行为,
和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面对一些不寻常或,
和现实不相符的事情,
#妄想症,#思觉失调症的症状 ,
都是我们的考量范围,
以让他们及时得到专业的帮助。
但是在评估的当儿,
也别忘了在我们眼前,
是一个人在诉说着,
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
不管是空中的粉红色大象,
或是听到来自天堂的声音,
对于自身所经历的一切,
先需要的是尊重,理解和信任。
(当然也需要重视心理评估的目的,
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
而灵异或超自然现象,
只是一个例子;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或癖好,
都可能会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不同,
甚至是冲击我们一般的“普遍认为”。
如果说个案喜欢睡前挖鼻屎,
然后黏在他当天写完的日记里,
作为句号或是当天结束的仪式感,
但是这个行为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
那我们有凭什么去质疑他的行为呢?
心理治疗的初衷,
不是把个案的 “不同” 变成 “和大众一样”,
而是理解个案的视角和痛苦,
透过心理治疗,让他们活出自己。
在心理咨询当中,
我们从来都不知道,
下一个个案会带着怎样的故事进来;
而个案在打开门之前,
也不知道心理师是怎样的样子,
我们是否能满足他们的期待。
而在心理咨询当中,
有这么一句话叫 “Leap of faith”,
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我们一起有了一个信心的跳跃。
冥冥中,
个案和心理师之间那座桥梁,
就是 “信任”。
只有站在这个信任的桥梁,
我们才能探索藏在未来的答案。
回到文章的开头的那个问题,
“你相信鬼吗?”
当时的我看着个案的眼睛说:
“我相信你”。
恭喜你又读完了一篇MY心理学的文章,
欢迎你来心理咨询,重新遇见自己。
我是Gary, MY心理学的临床心理师,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