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星期一就是情人节了,
单身的你或是有伴侣的你,
了解什么是爱情吗?
每个人对爱情的定义都不一样。
有些人认为爱情是生活的必需品,
而有些人认为没有爱情的生活依然精彩。
【爱情的定义】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爱情是由三个成分组成的:
#激情(Passion)
这里的激情指的是对他人强烈的欲望和着迷的想法。
例如,你看到你的伴侣会有心动,被吸引或兴奋的感觉,
有很想拥有TA的冲动,同时也包括对性的需要。
#亲密(Intimacy)
而亲密指的是与他人之间的亲近和温馨的感觉。
例如,当你和你的伴侣在一起的时候,
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感到很幸福的,
双方都能坦诚的沟通,
并且无论什么时候双方都会给予彼此无限的支持。
#承诺(Commitment)
承诺的形式有两种:短期的和长期的。
短期的承诺指的是决定爱不爱一个人的承诺,
而这不包括愿意承担责任的决定。
长期的承诺指的是决定维持且维护一段爱情关系的承诺,
包括对这段爱情的忠诚和责任。
在这三个成分里,激情是最难维持的。
因为激情的感觉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也是最容易因为习惯了对方的存在而慢慢变淡的。
反之,亲密和承诺是我们比较能控制的成分。
我们自己能够决定要为对方付出多少感情和责任,
来维持爱情的亲密感和对彼此的承诺。
根据这个理论,爱情通常都会围绕于这三个成分。
当一段爱情里同时具备三个成分,
代表着这段关系里彼此既有强烈的欲望,也有亲近的关系,
以及对未来的打算和承诺,是最完美的爱情。
当然,不是每段爱情都必须具备这三个成分。
有些爱情只具备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成分,
但并不代表这就是不完美的爱情。
【为什么我们需要爱情】
#爱情的存在可以满足我们对归属感的需求
在这里跟大家简单介绍在心理学里很常见的一个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这个理论总共有五个需求层次,
由低到高的排列(像一个金字塔)。
而归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被归在金字塔的第三层。
简单来说,当最底层的需求被满足到一定程度时,
高一层的需求就会产生了,并且会渐渐增强,
直到被满足了,才会产生更高一层的需求。
根据这个理论,
当我们缺乏归属与爱的需求时,
我们满足不了高一层的需求,也就是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s)。
当我们找不到归属感时,
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也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我们可能会因此去进行一些自己认为可以证明自我价值的行为,
或通过其他管道去寻找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例如,通过日夜加班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或是通过参加帮派来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等等。
这个理论可以让我们知道,
其实爱情的存在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对归属感的要求,
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感到 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
#爱情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在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里,
良好的沟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当和自己性格或生活习惯不同的人沟通时,
我们在了解别人的当儿,
也是在了解自己。
举个例子,
当你和你的伴侣在讨论彼此的金钱观的时候,
你在了解TA对金钱的概念的同时,
也可以从TA的角度去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金钱观。
爱情的存在不仅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还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不同角度的看法,
激发自己身上的其他美好特质,
从而让自己学习和成长。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每个人对爱情的看法和理解都不一样,
而我所理解的爱情也不仅仅是这些而已。
我认为在一段关系里,#安全感 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很多人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
但是我认为有一部分的安全感,
是我们必须在一段关系里才能得到的。
我们能给自己的安全感很多都是物质上的安全感,
而我们从爱情的关系里所得到的安全感则是情感上的安全感,
是我们自己给不了自己的。
就好像家人的支持,伴侣的陪伴,和朋友的关心,
都是需要从与别人的关系里得到的。
我也认为,#保持对对方的好奇心 在一段关系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我们可以尝试在每一次的沟通都把对方当成素未谋面的人,
或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到对方,
以一个刚认识对方的心情沟通。
这样,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对方,
也可能会认识更多自己从未注意到的事情,
从而保持一段关系的新鲜感。
最后,
我认为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而是生活的奢侈品。
就好像名牌包包一样,
拥有了可以提升幸福感,但是如果没有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爱情会让生活锦上添花,但是单身的生活依然可以很幸福。
希望单身的你一个人依然可以感到幸福,
也希望有伴侣的你能够趁着情人节来好好表达对伴侣的爱。
感恩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Janice,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