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约5年前,当时一个很要好的朋友L曾经对我说过一段话,并且很深刻地印在我脑海里。完整的对话内容已经变得模糊,隐约只记得当时让我沉默的那一句话。
“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让我再担心你了吗?”,L说道。
其实日常生活上我总会听到类似的叮咛。像别人说的那样,我从小就对自己不长点心,总少根筋。走几步路就会跌倒,忙起来没时间吃饭饿久熬成胃病,过马路不看左右总需要人抓着,还有一系列数不完让人操心的举动。“你可以小心一点吗?”成了朋友每天必念我的一句。可我依旧没好好听进去,可能是习惯了身边的人总是惯着我,担心我,不知觉中渐渐开始依赖他们。
可当时L那样对我说时,我愣住了。从L的语气中,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单纯的关心,更多的是很强烈的请求,仿佛很诚恳地在对我说:“你可以把自己照顾好吗?”。我顿时发现原来是自己过于依赖L,忘了那段期间他其实过得并不好,身为朋友的我还一直要求他帮我处理我自身的问题,从而忽略了他的感受。L也有其他需要照顾的人,他也需要把自己照顾好,我却很自私地希望我每一次的求助都能得到回应。
的确,在生活上,我们难免会有不顺心的时候。我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总会想着是否有人可以陪我们一起承担。遇到挫折和难题,若身边有人可以让我们依靠,成为我们的避风港,让我们能倾诉自己的内心,再好不过了。有了身边的支持、陪伴和帮助,我们便能重拾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稍微一个不注意,我们便开始习惯不断向身边的人索取我们的需求。我们和他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无意间我们开始越界。在生活上遇到困扰,我们很自然地想要把问题往外丢,希望有人能够接住我们的情绪,帮我们解决问题。无论是有心或无意地,我们开始要求更多,急迫地利用亲密关系来换取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和关心,以寻求安慰,让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我们学会去依赖身边的人,希望能通过外界来证明我们的价值。因为害怕被拒绝,害怕不被认同,害怕被抛弃,我们感到不安,而强制地把我们的不安全感强加在别人身上。一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很自私,一昧的要求别人,成了别人的负担;一方面,我们又无法克制自己的不安情绪,把身边的人逼得更紧。因此,我们不自觉地用自己的不安和恐惧来控制其他人,迫使他们留下。
我们都希望别人所展现出来的样子是自己所期待的,希望别人能按照我们理想中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我们希望通过别人对我们的好,来填补我们心中的不安全感,来消除我们内心复杂的情绪。
但是啊, #成长的路是需要自己走的
宫崎骏系列中我最喜欢的是《千里千寻》,而里面白龙曾经对千寻这样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的确,有的人教会我们爱,有的人教我们乐观坚强,有的人教我们坚持梦想,但是成长路上是需要靠自己努力的。别人可以不断重复告诉我们 “你是值得被爱的”,“我很珍惜你”,可事实上我们需要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肯定和信心。
有的人教我们如何成长,看着我们成长,但他们无法永远地陪着我们。我们所经历的痛苦,别人是无法体会的。虽然从身边获得很多的爱和鼓励,但是别忘了,#是我们自己亲自付出的努力,#才造就了现在的自己。我们需要练习成长,需要学会去诚实地面对自己,即使自己是多么的不安,多么的脆弱。唯有学会接住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不安,我们才不会过于依赖他人,把期望寄托于他人,而忽略了自己。
最后再分享下《千里千寻》里的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对于那些在我迷茫时期给予陪伴和帮助的人,无论已经各奔西东还是依然留在身边的,我一直心存感激和珍惜。成长路上如此艰辛,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不断地接纳自己,也不断地完整自己。
即使接下来的路需要自己走,即使依旧会感到不安,但我依然在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前进。
感谢彼此成长的路上有你我相伴。
我是家怡,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