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其实,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善意不一定带来善报。 这我们都懂,原因可以单纯是因为别人不懂得珍惜我们的善意。但你有没有发觉有些善意反而会让人不舒服,有些时候善意比起不理不睬还更让人不开心。 当你遇上了不幸的事情(touch wood),通常你会得到两种反应(实际上会有很多种,而且即使看上去相似,其中也会有许多细微的差别)。 1)别人前来慰问你,告诉你可以随时都找他们。然后他们便会说,“哇,你真的很可怜/惨咯!” 或, “唉,看到你这样,我也很心痛。”(或他们没这样说,但你感觉到 ta 的态度是如此) 2)别人前来慰问你,告诉你可以随时都找他们。然后他们说,“我理解你此时此刻的痛苦,这应该很让你无助吧。” 然后问他们可以帮上什么吗。 两者之间,虽然基本元素都是来自于怜悯心,那股催促我们去帮助他人,慰问他人的心情,但差别在于前者止步于同情,而后者包含了一个看似简单,但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能量才能 ‘练出来’ 的技能: 同理。 同情(sympathy/pity)vs 同理(empathy)之间的差别已经被许多的心理学家剖析。但为什么同样来自于怜悯的举动,却带来如此不同的反应呢? 如果我同情一个人,虽然我会为那位人士感到伤心或可怜或不平,但 ta 是 ta,我是我。仅此而已。当我同情他人的时候,我并不一定会和 ta 感同身受,甚至会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