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章

世界上很少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人事物。

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吗? 提供帮助,送礼等等, 我们认为都绝对100%是对的,好的事情。 但如果一些人帮助你,送你东西, 背后心怀不好意,想要让你欠他人请帮他做事, 它的这个「好的/正确的行为」也都会变味。 也许这个行为会从「绝对100%好/对」下降到「90%好/对」。 自私,吵架,打人等等, 我们都认为这些东西都绝对100%是错的,是不好的。 但是如果这些不好的事情,背后都有让人无奈的原因, 比如说有人打人是为了反击,有些人与人吵架是因为对方不可理喻,占人便宜。 这些行为都还是坏的, 但是比起之前认为这些事情是「绝对100%坏/错」, 我们可能认为,也许这些行为不是「绝对100%坏/错」,而是「90%坏/错」。 不是要鼓励大家打架,或者说洗白不好的言行举止。 你还是可以认为这些言行举止真的很可恶,真的很坏,很错。 但是我们能不能在下结论认为一个人事物是「绝对坏/错」之前, 给自己一个机会了解是什么导致这些「绝对坏/错」的言行举止呢? – 「世界上很少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人事物」 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 很多时候都会以我们的三观为主, ...
中文文章

适当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得路,也是为了选择更好的路。

人的精神和精力是有限的。 你再怎么热爱一件事情,能够不眠不休地做那件事情都好, 我们的精神和精力,终有耗尽的一天。 而休息,能够帮助我们恢复精神和精力, 让我们能够进行我们所想要做的事情。 – 休息很重要! 但是很多人会低估休息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把休息时间看成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 “你有这个时间去休息的话,你倒不如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你是不是有这样被讲过呢? 试想想。 如果一个人不停地忙碌, 不停地找事情做, TA就没有停下来喘口气的时间。 TA会像一个不断操作的机器, 没日没夜地消耗自身的精力。 众所皆知,我们的精力终会有被消耗殆尽的一天。 当自己的精力被消耗完后,但自己还在继续忙碌, 即使在做喜欢的事情, 也会有可能觉得很疲惫,提不起兴趣。 甚至会影响身体,与心理健康。 – ...
中文文章

相爱需要两个人同意,分开却只需一个人决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一段感情里,终究有结束的时候。 分别在于是分手收场,还是当死亡将双方分开。 有的时候,我们在一段感情之中,已经隐隐约约知道,这段感情快要走到尽头了。 是什么让你开始有这个想法的呢? 或许是双方意见不合导致的争吵,或许是其中一方背叛或者被背叛了。 亦或者是时间消磨了自己对对方的爱意,让你更了解,原来对方不是我理想的伴侣。 如果发生了这些状况的时候,视状况而定, 也许两人能够尝试与对方沟通,看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案; 也许双方能够尝试各退一步,接纳对方,尊重对方与自己有不同的意见。 但有些情况,无论做了什么都还是无法达到双方的和解。 那分手,或许是你最后/唯一的方法。 —  有没有一个分手,但是不伤害任何一个人的方法? 其实在大部分的情况下 … 是没有的。 一个人在一段感情里投入的越多,分手时感受到的伤痛会越重。 这是因为在一段恋情里,两人会有着对对方更深一层的认识。 例如说,谈恋爱后,会知道TA的喜好和厌恶的事情。 知道TA以前小时候发生过的趣事和糗事。 也会更进一步地了解TA的一些小习惯,小脾气和处事方式等等。 不仅如此,两人会想要把对方纳入自己的生活里,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中文文章

冥冥之中,你是注定会看到这篇文章的。

你认为现在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是命中注定会发生的吗? 如果时间倒流,你觉得相同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在你的身上吗? – 我们今天会粗略地介绍三个关于“命中注定”的理论:自由意志,决定论和相容论 举个非常非常贴近你生活的例子: 「我正在阅读这篇文章」 #自由意志(free will) 会认为,你的行为的根本起因是你自己。You are the uncaused cause of your behaviour. 「我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是因为你选择要阅读这篇文章。 就算你的朋友说:「MY心理学的FB更新新的文章了!」,然后你再去看这篇文章,也许你朋友的言语多多少少影响了你,可是那些言语不是一个决定你看不看这篇文章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的意向,信仰和欲望是决定我们言行举止的主要因素,而非外在或环境因素。 因此,你看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是对于看最新文章的欲望和意向。 若是时间倒流,自由意志认为,就算你还是有想看这篇文章的意愿,可是你是有可能不会看这篇文章,然后去做其他的事情的。 重点在于你有选择,也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假设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那么没有一件事情是事前预定好的,未来也是无法被预测的。 ...
中文文章

“毕业出来,赚钱先啦,钱不重要吗?”

不是不重要, 只是逐梦促使我偏离人生的”剧本”. 人生如戏,而这部戏里的主角是你自己。 在这场名为“人生”的戏里,你没有剧本,没有台词。你会失去方向,不知道如何演下去。 如果这个时候你得知有一个从头到尾编排好且低风险的剧本,你会接受吗? 你会完全地依照这个剧本演下去吗? – 我们一般上对剧本的认知是一个已经编排好的故事。它详细地记录着故事,人物,背景。甚至清楚地描述了人物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我们的人生也像是一个剧本,英文直译的话叫做“文化生活剧本”(cultural life script)。 这个剧本通常是由之前的人们经验的累积编写而成。通常会包含一些社会规范(social norm)。 比如说我们到了一定的时间和年龄时,应该与不应该做的事情。 较常见的有:大学毕业后有稳定的工作,开始自己买房买车;25岁有伴侣;30岁也许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有些人觉得这个“文化生活剧本”就是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模式,因而选择依照这个剧本而生活。 有些人选择不跟着“文化生活剧本”的路线,自己走出自己的道路,自己写自己的剧本。 但是也有人因为对未来前景感到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而选择依照“文化生活剧本”作为模板走下去。 我,算作是半个例子吧? – 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今年22岁。 我在几个月前大学毕业后,真的很茫然,仿佛自己眼前是一片没有路的旷野,没有人告诉我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我知道自己想要继续升学,攻读硕士,因为我自己是想要获得更多专业知识的。可是还不清楚我应该选择专修哪个领域,也还未想通怎么选择。 ...
中文文章

他人欺负我,我选择报仇,我有错吗?

汉谟拉比法典里有个非常著名的一句话: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你让我痛苦不堪,那我便要让你生不如死。 你们相信这个“道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 有些受害者会不惜一切让对方付出代价。 有些会选择隐忍并承受一切,然后找寻机会逃离霸凌者的魔掌。 这是人们做出的选择。 但实行你所选前,你想好会承担的后果了吗? – 今天会拿一个我最近很喜欢的一部戏,《D.P. : 逃兵追缉令》作为例子来讨论这个课题。 D.P.也称deserter pursuit (逃兵追缉部),是军队里专门追逃兵并让他们回来军队继续服役的一个部队。这个电视剧主要讲述两个D.P.兵追缉逃兵的生活。当我们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追缉的逃兵都因为不同的理由而选择逃离军队。而遭遇霸凌,是让他们逃出军队的其中一个较普遍的理由。 剧里有一个温和敦厚,待人随和的宪兵A。他待主角也很好,在主角因被犯错而关禁闭时,送上关怀,甚至勉励他以后要一起好好地对待后辈。 然而,A因为本身因为喜欢漫画与自己略胖的身材而经历部队里,主要以B前辈为主的霸凌。 随着剧情的发展,A因为被霸凌不仅身形逐渐消瘦,心理扭曲,而且他打破了与主角的约定,开始走上霸凌后辈的路。即便如此,以B为头的前辈们对他的霸凌行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而且手段更甚。 当B退伍时,A恳求B向自己好好为霸凌自己这件事道歉。但换来的是非常敷衍又无心的一句“对不起”。  – “狗要是咬了主人,那只狗就必须死,狗一旦咬了人,大家就會认为它罪不可赦,因為有一就有二,但站在狗的立场想,如果它只是咬了朝自己丟石头、欺负自己的混账,不觉得对狗來说太不公平了吗?”  A在B退伍之后再次遭到欺侮,这次他再也无法忍受了,打了那个伤害他的前辈后不顾一切地翻墙出去决定杀了B为自己报仇。 ...

Posts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