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奇闻趣事:幸好你没有要改变我。

奇闻趣事 (1)

#幸好你没有要改变我

“说真的,我很开心,
幸好你没有要改变我。”

隔着荧幕,
我的个案对着我笑着说。

我带着耳机,看着她的微笑,
瞅着眉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在这之前,
我大概说了她长期做的某些行为,
是因为过去的经历,这是可以被理解的,
甚至在当时的情况是“理所当然。”

当我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

她又接着说:
“你知道吗,
每一次和你线上心理治疗后,
我的家人都会急着问,
你是否有控制了我的情绪,
或者是改变了我的想法。”

她停顿了一下:
“每次听到他们这样说,
我都超不爽的。”

她是笑着这么说的,
是的,她是笑着这么说的。

一片宁静,我接着问:
“我看到你在笑着说这件事,
你现在是什么感受啊?”

她笑着说:
“无奈啊。”

很多家人或伴侣把“个案”,
带到心理咨商中心的时候,
都会告诉我们。

“他有这个问题,有的救吗?”
“他这个人很负能量,可以解决吗?”

仿佛驾来了一辆坏车子,
需要修一修的感觉。

而面对被带来的个案,
我们都会貌似看到一种感受,
它叫做:“无奈。”

曾几何时,
我们都曾经是这样的一个人;
只是因为我们认为对,
而改变了别人认为对的事情。

心理咨商中心,
不是一个社会体系,
它只是社会的一种缩影,
有着很多人的故事和感受。

在这里,
虽有客观的临床诊断标准,
但始终保留了人主观的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
心理治疗是个体化治疗 。
(Personalized Treatment)

这里从来没有要修理一个人,
这里只有为了更好的改变,
而这个改变从来都不来自于心理师。

心理治疗从不是所谓的聊聊天,
它是需要高度专注和思考的助人工作。

除了在当下需要处理个案的讯息外,
也需要理解个案的主观感受,
还有以客观的态度引导个案。

当我们以个案为本的时候,
答案从来都不在我们的身上,
所以我们都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心理治疗的时候,
我都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别把个案变成我要他们变成的那个人
#而是帮助个案变成他们要变成的那个人
(说起来有点拗口,但确实是这样)

你会发现在治疗的时候,
心理师会问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除了是要了解更多,
也是因为我们不乱猜测。

哪怕他们在笑着说,
还是静静地哭。

我们都不会说:
“你现在哭,一定很难受。”

很多时候,我们会问:
“你现在感觉到怎样啊?”

因为不是每一个微笑都代表开心,
不是每一滴眼泪都带有悲伤。

如果情绪我们都不能假设的话,
我们凭什么用我们的世界观,
去断定我们个案的方向呢?

心理治疗,
从来都不是心理师去改变个案,
而是个案要改变,经由心理师的导航,
达到改变的目标,变得更好。

就像是你要去一个地方旅游,
而我们心理师就是导游,
我们会一起探索路径,
我们会一起经历风雨。

就算是到了“目的地”,
我们不会说:“这就是我要带你去的地方”
而是会问:“我们到了吗?”
当个案说:“ #到了。”
我们才知道我们到站了。

而接下来个案的路,
还是得自己走。

因为这是属于个案的路,
从来都不是心理师的路。

恭喜你又读完了一篇MY心理学的文章,
欢迎你来心理咨询,重新遇见自己。

我是Gary, MY心理学的临床心理师,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