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判断自己进步呢?

进步 (1)

#42 不那么心理学的心理学 – 你的汤米

在发布了上一篇文章后(“老板给RM3000,我就做RM3000”),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如何计算这个RM3000的价值呢?

更加宏观的是,我们到底定义我们值更多了?我们又到底如何知道我们进步了?

这里我就分享我自己目前收集到一些资料和想法:

第一:傻瓜指数

也就是说,一个人觉得自己多久以前是一个傻瓜?半年、一年还是十年?这代表了一个人成长的速度。

如果你的指数越短,就代表你进步得越快。相反的,如果你觉得三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聪明,那么也许你得开始思考你是否有在进步。
(所以我总是觉得,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变过,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想想半年前做的一个决定,想想半年前面对的挑战,如果由现在的你去重新挑战,你是否会做得更好?如果你觉得半年前的你太傻了,那你也许开始进步了。

为什么说也许呢?因为行动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认为你不该这么做,但是你还是重复一样的行为,那么你还是在原地踏步喔。

有一些人就是卡在思维和行动上的不一致,所以不能前进一步(举个简单的例子,知道喝太多酒,喝到烂醉是不好的,但是还是不能控制自己在星期五的晚上,把自己给灌醉)

第二:生产价值提高

这个点就和工作这件事,有较高的连结性。一个人的薪水/金钱回报,通常是由他们的产出来决定的。(只靠拍马屁或是关系的就不在讨论范围)。

你能生产越高的价值,你就越值钱。比如说你能帮公司赚更多钱(increase revenue),或是帮公司更省钱(reduce cost),这些都是生产力的计算范围。

在一个行业久了,生产力会有几种变化。比如说你是一个customer service agent,你一个小时可以解决10个案件。而进步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1. 你一个小时可以解决20个案件
2. 你一个小时可以解决10个比较难的案件
3. 你一个小时可以管理五个下属,有效的各自解决10个案件,也能帮助他们去解决较难的案件

用另外一个方式来理解就是我们的数量提升,或是质量提升,或是协调资源的能力提升。

而在职场上,比较明显的价值提升,通常是第三种。当你能更加有效的去协调资源,达到某个目标,那么你的生产价值就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公司的高层,通常都有一班下属,领导力也是重要的考核之一)

连接回之前文章的点,为什么在工作上要把握额外的工作机会/工作范围以外的任务?因为通常这些额外的机会,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工作产出的价值。

是的,的确会有风险:如果做不好,还要背锅等。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尽量挑一些我们还可以挑战的任务。这里绝对不是在怂恿你拿RM3,000,但是要做RM30,000的工啦。
(也许会有人说我讲得说比唱好听。。。记得,这里分享的是思考的方向和角度。欢迎大家友善且理性的不认同)

第三:更加成熟的思维

到底要如何判断自己有进步呢?前面两个点我说了智力的提升,也说了能力的提升。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我们要拥有一个更加成熟的思维。

何为成熟的思维?
– 一个人意识到选择就会有代价
– 一个人愿意在选择后去行动
– 一个人愿意承担行动后的后果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改变,而是一个漫长的修行。我们在进步的这条路上,能不能越来越自如的:选择,付出,和承担后果。

这就是进步的象征,也是成熟的象征。

首先意识到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拥有全部,
我们必须选择,
而选择就会有牺牲,
并且开始为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
最后愿意为自己的行动付上责任。

当我们开始为自己的行动付上责任时,我们会有更少的抱怨,不会总是怪别人的不好,或是天时地利不和。我们会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寻求进步,进而拥抱我们不能控制的人事物。

这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我目前整理出的思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最后还是来点鸡汤吧:“在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一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你爬出来了,叫成长。” – 罗振宇-

MY心理学,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