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奇闻趣事:我可以讨厌我的父母吗?

讨厌父母 (1)

“这么久了,
我以为我可以摆脱这个讨厌的感觉,
原来到现在我还是发现我很讨厌他们。”

接下来,
个案没有说话了,
握着拳头,眼泪流了下来。

咨询间里,一如往常,
一片宁静,剩下哭泣的声音。

每一次见了个案后,
准备下一个个案的时候,
我都会要求上个厕所,
或者是喝杯水。

让自己转换模式,
准备见下一个个案。

而这一次,
我有比较长的时间,
等待下一个个案。

而一个人坐在沙发上,
对于这个瞬间思考了一下。

问下你们,
你是否有曾经憎恨过一个人?

Ta 是一个曾经背叛你的“朋友”?
还是一直在你背后诽谤你的“同事”?
或是一个伤害你最深的伴侣?

在我小时候,
我曾经讨厌过的人,
是那个在校车上欺负我的人。

他用一块钱的金硬币,
狠狠地敲打我的头,
我不敢反抗,静静地哭泣。

爸爸也曾经帮我警告他,
他依然对着爸爸吐着舌头,
也拿他没办法。

我非常讨厌他,
讨厌他在校车欺负人的一切行为,
甚至在脑海里幻想和他打架,
但是最后忍着,什么也没有做。

过后换校车了,
也渐渐忘记了这件事情。

情绪很特别,虽事隔多年,
当我开始写这件事的时候,
似乎还是能感受到心中,
有着微小的波浪承载着我的感受。

情绪是什么呢?
可以有很多种说法,
它是对于外界事件和行为的主观感受。

而这份感受可以主观,
是因为每个人对事情的认知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
感受也就会不同。

但是因为社会的“道德价值观”,
或是家庭里面的 “价值观”,
会间接地否定我们的感受。

有些 “别人赋予的价值观”,
会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对伴侣感到不满,
我们不应该对长辈感到生气,
我们不应该讨厌我们的父母。

长期下来,
我们会和自己的情绪脱节,
情绪来了却感觉不到。

而有人因此跌入深渊,
长期困在一个被情绪勒索的感情里。

透过认识我们的情绪,
尤其是特别强烈的感受,
我们越能理解自己的价值观,
还有我们在乎的事情。

比如说:
我们讨厌父母的不讲理,
也许是因为我们在乎别人懂我们。

我有个案,
因为来自于不被懂的家庭,
而从认识自己的情绪后,
以后要当一个积极聆听的妈妈。

情绪本来就没有对错,
甚至没有所谓的 “正面或负面情绪”。
而可以分成对错的是 #表达情绪的行为
也就是我们人生的功课。

有人会因为不公平,
而感到生气,甚至极度不满。

他们可以选择发表意见抵制不公,
也可以选择以牙还牙报仇,
甚至选择杀害他人来宣泄不满。

而这方面的选择,
确实有对错之分。

回到文章开头,
等个案哭完后,
情绪流通后,

我问了个案:
“你有没有猜想过,
你都压抑了这么久,
怎么这个 “憎恨”的感觉,
依旧没有离开呢?”

我接着问:
“你知道你在压抑的,
是谁的情绪吗?”

个案笑着,
手指着自己:
“我在压抑的是自己的情绪。”

我对她笑着说: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
你可以讨厌任何一个人,
甚至你要讨厌一只蚂蚁,
也是Okay 的。

因为那是你的感受,
没有人可以否定你的感受。”

恭喜你又读完了一篇MY心理学的文章,

欢迎你来心理咨询重新遇见自己!

我是Gary, MY心理学的临床心理师,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