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努力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你到底多久没有好好地闲下来了?
每当被问道最近忙不忙时,没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是不忙的,因为 “忙“好像代表着高效,而 “不忙“ 听起来却像是懒惰的代名词。
为了避免自己过得不充实、不上进、不勤奋,有很多人都习惯把时间排得满满的,不让自己有片刻的休闲时光。但是,忙起来真的一定是一件好事吗?
在求学时期,有些追求高效率学习的学生不是在忙着抄课堂笔记,就是在忙着把历届考题完成。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成绩却不比那些平时看起来悠哉游哉闲着不怎么学习的同学来得好。
到长大工作后,很多人没日没夜地加班忙工作,但还是成为了所谓的“穷忙族”,一直无法换来理想的生活。
有的人忙忙碌碌了半辈子,换来的竟然只有茫茫然然和碌碌无为。他们用尽了终其一生的努力,但最后感觉自己活成了一个积极努力的废人。难道是命运在对他们开玩笑?还是他们还不够忙碌、不够努力?
其实 「忙碌」和「努力」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忙碌和努力的错误解读,导致很多人无法从忙碌的生活节奏中脱身而出。
因为忙着追逐工作上的高效,我们往往忘了抽出时间来审视自己走的每一步到底是不是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更忘了停下脚步看清楚那个我们一直赶往的目的地是不是打从自己心底真正想要去的地方。
没花时间好好审视着自己忙碌意义的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忙”的惯性拽着跑。我们以为只要越能让自己忙起来,就能在奔往自己人生目标的这条路上跑得越快。殊不知,没有意义的忙碌让我们活成了在跑轮里奔跑的仓鼠,不管多忙多快,依然原地踏步。
忙碌这个本应该用来帮助我们取得人生美好结果的手段变成了我们人生的最终的结果。我们讨厌忙碌,却逃离不了忙碌所为我们设下的陷阱。到最后,我们成为了瞎忙族,越忙越【盲】,也越忙越【茫】。
所以,没有明确目标的忙碌不止不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还会消耗着我们的精力,阻碍我们向前奔跑。
只要不闲下来,就是勤奋吗?有些看起来勤奋的表现,其实是脑子在偷懒的结果。
举个例子,考生们在应对考试的时最常犯下的错误就是还没有好好地分析和拟定好备考战略就急急忙忙地开始用题海战术把所有历届考题都做几遍,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动上天,让自己考取好成绩。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没好好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就急急忙忙地加入一些听说薪水高、福利好的公司,努力干了大半辈子却寻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这些人看起来都很努力啊。可是他们所付诸的行动往往都无法起到太多帮助的作用,因为他们只是在【利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停不下努力的脚步,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害怕闲下来,而是因为这些看起来叫着“努力”的行动起到了有效的自我安慰作用,让我们以为就算逃避思考,自己还算是个积极努力的人。
正是这种思想上的误区让我们陷入毫无意义而虚伪的机械式努力当中,让我们越努力却离自己想要前进的目标越来越远。
所以当忙碌成为了你生活的主旋律时,不要骄傲地觉得你是个积极努力的人。严格上来说,所有忙碌中没有明确目标的行动都只是一种在战略安排上拖延的表现而已。
不要让努力成为了暂时抚慰自己心灵的安慰剂,因为努力很重要,但努力的方向更重要。只有经过好好思考而有着明确目标的努力,才能成为加速我们成功的催化剂。
蚂蚁被视为勤劳和终日忙碌的动物。但一项研究发现当蚁穴里大多数的蚂蚁都在努力地搬运食物时,有20%的蚂蚁是懒着闲着不怎么做事的。它们要么在原地躺着不动,要么就是在四处闲狂。这些蚂蚁被研究人员标记成 “懒蚂蚁” 。
当蚁群的食物来源被断绝时,平日辛勤忙碌的“勤蚂蚁”顿时惊慌失措,陷入了混乱当中。但这时候,看起来对蚁穴毫无贡献可言的“懒蚂蚁”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带领蚂蚁群找到新的食物来源据点,解决了蚂蚁群所面对的重大危机。
原来这些“懒蚂蚁”平时看起来懒着闲着,但它们真正的任务是在研究和侦察。它们之所以能用长远的眼光来思考蚁群前进的大方向,是因为它们不被平日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捆绑。
“勤蚂蚁”终日勤劳忙碌,但每天重复着机械性工作的它们可以随时被他人所取代;
“懒蚂蚁”平日看起来游手好闲,但懒于杂物的它们才能勤于思考,让自己具备不可被取代的价值。
所以【忙,不一定高效;闲,不一定懒惰】。只要用得对,懒着闲着也可以是一种生存智慧。
如果你是个忙得停不下来的“勤蚂蚁”,你可以先学习【慢下来】, 好好地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
「到底你每天是在忙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
假如你终日为别人的事而忙,那么就是时候要开始学习如何好好拒绝别人的请求了。
「每天琐碎的杂务真的有必要吗?」
只要多思考,或许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很多繁琐的任务是可以被简化和舍弃的。
「真正让你忙碌的原因是把时间排得太满了,还是把事情排得太乱了?」
或许先动动脑子把日常事物安排得更井然有序,就能腾出更多空闲的时间让自己学习和思考了。
慢下来好好思考的艺术,是我们这一代大忙人要学习的一堂课。面对生活,不用急忙地反应,因为反应得快不比反应得准重要。
希望在生活中闲不下来的你可以忙得有价值,不要成为一个积极努力的废人。
感谢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Win Wan,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
照片来源: Isabel Em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