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吗?
提供帮助,送礼等等,
我们认为都绝对100%是对的,好的事情。
但如果一些人帮助你,送你东西,
背后心怀不好意,想要让你欠他人请帮他做事,
它的这个「好的/正确的行为」也都会变味。
也许这个行为会从「绝对100%好/对」下降到「90%好/对」。
自私,吵架,打人等等,
我们都认为这些东西都绝对100%是错的,是不好的。
但是如果这些不好的事情,背后都有让人无奈的原因,
比如说有人打人是为了反击,有些人与人吵架是因为对方不可理喻,占人便宜。
这些行为都还是坏的,
但是比起之前认为这些事情是「绝对100%坏/错」,
我们可能认为,也许这些行为不是「绝对100%坏/错」,而是「90%坏/错」。
不是要鼓励大家打架,或者说洗白不好的言行举止。
你还是可以认为这些言行举止真的很可恶,真的很坏,很错。
但是我们能不能在下结论认为一个人事物是「绝对坏/错」之前,
给自己一个机会了解是什么导致这些「绝对坏/错」的言行举止呢?
–
「世界上很少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人事物」
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
很多时候都会以我们的三观为主,
只往对错,好坏进行分类。
若有些事情的发生与我们的三观不一致,
我们会怀疑这件事的好坏,或者直接认为这件事是不对的。
但是与我们三观不一致的事情,
真的都是绝对的错吗?
现实中,有些人事物的对错和好坏,比我们想象中来得复杂。
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拖延是不好的。
有些人做事喜欢拖延,事情不到最后一分钟绝对不会开工。
他们会觉得很压力,会开始紧张,担心来不来得及完成任务等等。
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需要拖延带来的压力刺激自己,
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完成任务。
你说拖延真的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吗?其实全然不是。
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它是一个能够激发自己潜能的好东西。
比起以前,现在有更多人不会选择结婚,甚至是不要孩子。
有些人觉得结不结婚,要不要孩子是一个人(一对伴侣)的选择。
因为比起组织家庭结婚生子,
也许他们更想把重心放在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搞好自己的事业等等。
然而还是有些人觉得不结婚或者不要孩子是一个不对且不孝的行为。
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责任就是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到头来说,不结婚,不要孩子,是错的,不好的吗?其实全然不是。
不限于这两件事,还有很多很多事情,
其实纠结到来,我们无法归类它属于「绝对是对的」还是「绝对是错的」。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对于一件事的对错的判断,都是以自己的认知和三观为标准。
而我们与他人的认知和三观,很多时候再怎么相似都好都会是不一样的,
因而每个人的心中对于有些事情的对错好坏的判断标准,也会有些不同。
所以,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很难会有「全世界人都认为这是对/错的」的一个结果。
那我们对于事情的对错还需要过于执着它的对错好坏吗?
–
「当你想评判一个人的时候,
要记住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你所有的优越条件」
一个人眼中「见识浅薄」的人,
也许这些人之所以「见识浅薄」,
不是因为他们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而是他们无法获得相对的资源增广见闻。
一个人眼中「自私自利」的人,
也许这些人之所以自私自利,
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只想到自己忽略他人。
而是他们曾经被狠狠地坑过,背叛过,留下了心理阴影,
因为不想要再吃一次的亏,所以会变得对任何会威胁到自己的事情比较敏感。
举一个例子:
一个员工工作效率比较低,成绩也不是很好。
我们一听到或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内都会有什么想法呢?
我们通常第一个反应是去质疑这个人的能力,
「这个人是不是很懒惰?」
「这个人是不是笨?」
而不是认为「这个人平时也是这样的吗?」「这个人是不是最近遇到什么压力?」,
想想是不是有什么因素导致他们工作表现比较差。
我们能不能在批判这个员工是不是真的没能力,还是态度不好之前,
先尝试对他抱有一份慈悲,了解他表现不好的原因呢?
这里的慈悲指的并不是要无条件地原谅这个人的行为,同情或可怜他。
而是不带批判地耐心聆听,了解导致这个员工表现不好的原因。
我们不能否认员工会懒惰,游手好闲,消极地对待工作。
但是有没有可能他表现不好的原因,
是因为职场压力过大,或者是家中面临危机,
而导致他过度压力和紧张,继而在工作表现上出现退步呢?
如果我们放下成见,尝试了解他之后,
发现他真的是一些困境而影响了工作表现,
我们不仅不会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与这个误解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减薪,降职,甚至是职场霸凌或被开除等)。
也可以及时伸出援手,
在我们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给予他需要的鼓励和帮忙,协助他渡过难关。
–
「这个世界不是黑白的,是灰色的」
我认为这个世界其实不是由黑和白组成的,而是由一层层的灰。
如果把这一层层灰色重叠起来,它会变得深似黑。
把这个层层重叠起来的灰与最浅的灰比较一下,
是不是一个深似黑,一个浅似白?
很多事情,它不属于黑,也不属于白,它其实属于灰。
你只是在这件事情看见的灰比较深(觉得它是比较不好/错误的),
或者看见的灰比较浅(觉得它是比较好/正确的)。
很多事情或许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之分。
它可能只是一个与我们认知中不一样的东西而已。
我们可以在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的时候,
多一份慈悲,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
也许有些事情并没有我们想的这么坏。
当然,这篇文章只是我对于好坏之分的一些看法,
我是认为有时候不用把事情想得太绝,
或者在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对错之前,
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如果我们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做出不符合我们观念中的事情时,
也许我们该做的就是不批判,不评论,学会尊重。
–
「很多时候,是非对错的界限并不分明,判定是非对错的标准也并不一定来自于客观事实,而是来自于一身所处的立场。」
感谢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Samantha,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