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坚持很难,但放弃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你是否对自己所投身多年的工作失去了热忱想过要转行,却打消了改变的念头?
身处于一段变质的关系中屡屡受伤的你是否曾经想过要结束这场已经无法挽回的感情,但却还苦苦地在这段感情中纠缠不清?
对于已经不值得留恋和继续付出的工作、感情、或事物,就算脑海中曾经闪过无数个想要离开的理由,内心总有一把不理性的声音在不断地否定着我们想要做出改变的决心。
我们总是想着:
“假如不坚持下去,就会浪费了一路以来付出的努力。”
“假如不坚持下去,就会辜负了家人朋友对我的期望。”
“反正都已经付出这么多了,再坚持多一下将就将就也没关系。”
正是这种自我限制的假设、害怕浪费的心态、以及各种的“反正”和“将就”,使得我们不敢及时逃离身陷已久的泥潭,继续消耗着我们对生活的热诚。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他苦读了多年的理科后觉得理科不适合自己,于是决定转读文科了。我知道他在理科一路走来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也相当不错,现在才来转读文科似乎有点浪费了他之前为理科奋斗的时光。我在心里纳闷地思考着为什么他不要坚持下去。为他感到可惜的我不惊觉地发出了一声感叹。
沉没成本谬误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过去所付出的时间或努力成本往往会使我们陷入一种纠结而不理性的状态,导致我们做决定时不再考量我们的选择是否能为未来的自己带来好处,而是以避免浪费掉自己之前所付出的牺牲作为做决定时的依规。
这就好像买了一双昂贵的鞋后就算发现那是一双磨脚鞋,我们还是可能因为不舍得浪费买鞋的钱而继续穿上它。事实上,买鞋的钱是已经付出而沉没的成本。由于心疼自己已经付出却又无法挽回的损失而继续坚持穿下那双磨脚鞋只会不断地折磨自己,让自己付出更惨痛的代价。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及时止损,不要因为心疼自己曾经的付出而继续投入更多毫无意义的成本。
自从有认知以来,我们就被灌输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在社会教育长期的熏陶下,我们对坚持有种莫名的崇拜,以至于我们看待自己或别人的不坚持难免会抱持着消极否定的态度。
不知道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曾经或正在因生活中的沉没成本而陷入纠结呢?
不管多么理性的人都难以逃脱沉没成本为我们设下的思想陷阱,毕竟放弃是一种令人感到异常心痛和惋惜的决定。
我们总是不敢离开自己努力耕耘已久的航道,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更恐惧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有时候,不坚持不代表你懦弱。#放弃也可以是一种勇气。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鼓吹大家只要遇到逆境就要轻言放弃,毕竟人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坚持的事。希望当你正在痛苦地做着那件你觉得“坚持”的事时,也能够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你的坚持是因为TA还值得,还是因为你怕浪费?你的坚守是一种坚持,还是一种执迷?
我们难免会因为害怕自己或别人的负面眼光而继续坚持做一件令自己不快乐的事。这时候,我们应该坚定地告诉自己:
“我人生中的所有选择不需要为任何人交代,这包括别人,也包括过去的我自己。”
只要每次做决定时的我们想着要如何为现在和未来的自己交代,那就够了。
很多时候由于已经做出了太多的付出和牺牲,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 #认知偏差,对坚持下去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而不舍得放弃。这就像面对一段已经变质而无法挽回的感情,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经营的我们常常会幻想只要再努力一点一切都会变好的。殊不知,其实我们正在固执地穿着一双早已应该被放弃的磨脚鞋。
所以,正在面对生活窘境的你不妨多征求第三方的客观意见再考虑你要继续坚持还是离开。但是到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自己人生唯一的掌托人。如果发现人生的航道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及时地把人生方向盘攥紧在手里勇敢地改变航道,重新掌握回自己人生的命运。
不管是对于自己或者别人,所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有着充足理由的离开都不应该被负面消极的眼光看待。过去已经沉没的成本不应该定义我们未来的人生,因为人生这艘船不只有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
勇敢地摒弃了你人生中的磨脚鞋后,你才可以把人生的旅途走得更好。
正在转换人生跑道的你,勇敢地拥抱人生未知而精彩的可能性吧!我为你加油!
感恩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Win Wan,MY心理学的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