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我脑海里萌生想要选修心理学的那一刻。
当时我还是高三。一天和家人在购物中心吃完晚餐后,走进Speedy(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Speedy这间店)想买一部电影回家看。
在DVD的柜子上,一个隐秘的角落里,有一个奇怪的封面引起我的注意。全白的脸,红色眼珠,在那张脸的嘴上,有着一个长相奇特的蛾。电影的标题是:“Silence of the Lambs” (沉默的羔羊)。突然想起有在很多部落格和论坛里看过这个标题,然后也被号称是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电影。于是便买了,回家马上拆包装,躺在客厅沙发上看。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FBI的实习生,Clarice Starling,被专门研究犯罪心理学上司派去访问被捕抓的著名食人杀人魔,Hannibal “the Cannibal” Lecter,为的是从Hannibal那方得到一些资讯,了解另一个新的杀人魔的动机,然后进行逮捕。
从电影开始到完毕,我目不转睛,完全被电影魔幻般的气氛给牢牢抓住了。
完毕后,我立志想成为犯罪心理学家。
于是在毕业后,到处搜查马来西亚哪一间大学有心理学学位。就这样,从槟城驾车来到了吉隆玻(因为槟城那边很多大学都不专心理学),因为听说吉隆玻有多间大学的心理学部门都是蛮著名的。
当然我没有天真到以为心理学Degree马上就会教我犯罪心理学(毕竟那是很专,且比较冷门的科目),于是我在上很多关于Classical Conditioning 的课的同时(大家应该有听说过吧,Pavlov 的狗和铃铛的研究),以及很多弗洛伊德的同时(但都是简化又简化的版本),我一直都在等待犯罪心理学选修课冒出来的那一瞬间。结果在第三年时才冒出来,而且课程也很闷。
途中,这大学三年的当儿,我渐渐的失去当初对心理学的热衷。回想当年看完 Silence of the Lambs 时的那个热血笨蛋,还真的是天真。
这不是说我完全讨厌心理学。其实课程里还是有很多让我受益良多,大开眼界的地方。也因为课程里所学到的东西,让我更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虽然当时还不完全会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但出社会,开始做工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视角,也因为心理学而和他人稍微不一样。
而也就是在这大学三年当中,我才真正发现我的喜好。那就是文学(掺杂着一点点的社会学/哲学,不过也是因为它们都属于人文科目)。回顾过去,其实也还蛮明显的,因为从小就喜欢读小说,而且也喜欢写作(多数是英文的)。不过因为一头想往犯罪心理学栽进去,忘了就是了。
所以怎样,后悔吗?
当然。
当时就觉得:”哇X,浪费了那么多钱,以为是来成为心理学家,结果只是买了一个教训。“
然后就想:”不行不行不行。不能半途而废,就这样试试看成为心理师或辅导师吧,给予别人心理治疗的服务。我行的!“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吧,就真的觉得不能放弃,或因为自己放了很多心思,很多时间,很多努力进去一样东西,就真的一定要有所回报,而如果不是回报,也必须有点结果吧。(典型的sunk-cost effect)。
所以当时在毕业后,迷失了很久,一直在不同的未来分岔路前,不停的徘徊。最后才想起自己老妈的故事。
其实她以前是读工程课程的。那个年代的刻板印象里,工程师就是铁饭碗,肯定找得到吃。
可是做着做着,就开始不能忍受工程界比较规矩和沉闷的气氛。过后,就这样转行了。转去营销。
当时还小,所以没察觉到这个是多大的转变。直到自己也出来工作后,才发现到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也才发现世界上很多人,读的科目,和做的工作,其实可以是两回事,可以是没关联的。
这让我想起最近读的一本小说,是一个日本作家 小山田·浩子 写的,叫《工厂》。书中三位主角都是毕业后出来工作,然后其中一位是植物专家,在工厂里担任研究植物的博士。但做着做着,不禁问自己:“找到工作,其实我应该高兴啊。其实我应该很乐于工作啊。这都是大家都一直在说的。但为什么,我根本都不高兴,我根本就不喜爱工作。“
(Okay,感觉有点离题,不过我觉得是有点关联,所以就丢进来了,哈哈。写的文章,和引用的故事,也可以是没关联的,或者一点点关联)
不过这其实也是靠时间我才渐渐领悟到的。当初的后悔,也消失了。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心理学,我也不会在大学里接触到 Freud, Jung 等等的人物。如果不是因为接触过这些人物,我也不会开始重拾阅读的喜好。如果不是因为阅读的喜好,我也不会在一天下午,冲去Mid Valley 的 MPH书局里,买了一本有关 Freud 心理分析的书(还记得标题,是《The Private Life: Why We Remain in the Dark》——Josh Cohen) (顺带一提,为关闭的MPH书局默哀三分钟)
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然后接下来的更多书,直到现在的书塔/书海,我也不会发现到我对文学的热情。
(如果不是因为上大学,我也不会申请PTPTN,我也不会拿到BR1M的书卷,也哪来的多余零用来买书。)
(如果不是因为心理学,我也不会在MY心理学,呕)
身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这是可以给接下来学弟学妹,或在毕业之后迷茫和晕眩的众多人士的一句话:“Relax。不管你接下来走的路是什么,Enjoy the ride,因为总有方法走下去的,人就是这样才从几百万年前的猿人进化成今天的人类。当初的猿人应该也没有因为道路不同而后悔吧。“
结语来说虽然很老套,但过程确实才是王道。
所以你问我现在后悔起初就读心理学的这个选择吗?
除了失去的学费之外,不。
一丁点都没有。
我是Jason, MY心理学咨商中心运营经理,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