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速列车2: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train to busan

#尸速列车2#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注:还没看的,不要点进来!严重剧透!(本文纯属个人观点)

昨晚看了【尸速列车2,半岛】,非常兴奋就回来写了这篇观后感,我一直都很喜欢看丧尸题材的片(听起来有点奇怪是不是?)。

从walking dead的第一季追到现在的第10季,也有玩Walking Dead 的游戏,到I am Legend 和World War Z!我看了非常多部丧尸主题的电影。为什么?其实就一个字,“爽”。我就是很喜欢那种紧绷了然后松弛的感觉(这有点像我们会在诊疗室里教个案放轻松的运动),看完后通常都会有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近年来,韩国也开始迈入丧尸电影的市场,有尸速列车一和最近在Netflix很红的Kingdom,都是非常新鲜亚洲丧尸片(以前有看过香港的丧尸片,hello, cannot la)。

在电影院开后,其中一个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尸速列车2,半岛。因为不想给前作太优秀而影响我对第二部的期待,所以尝试抱着平常心(但还是悄悄地隐藏不住)。

#丧尸袭击后的世界
其实尸速列车2的推出恰好迎合了现在全球所面对的新冠状病毒袭击(是不是还是很不习惯咧?我也是,常常会忘记戴口罩。)我往往会非常好奇导演如何诠释丧尸之类毁灭性的灾难后的世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韩国经历尸速列车事件的四年后,而韩国里头还有生还者。主角一开始在香港被歧视的画面,有点像亚洲人因为新冠状病毒被歧视一样。

不过对于导演如何描述那四年后的韩国,看起来没有我想象中的糟糕(比起Walking Dead)。四年后的韩国,在物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 (估计罐头食物也许开始坏掉了。),再加上周遭都被丧尸围绕着;食物、住所、水、睡眠的供给想必都会有些匮乏,生还者看起来都很淡定,对于生存的焦虑以及不安都还好,甚至还常常开派对呢。子弹更是源源不绝(韩国持枪不是犯法的吗?),变成了好像美国丧尸片一样。主角那家人也看起来也是蛮okay的,给我的感觉好像是如果要他们在那里住上20年也没有问题。

在探讨人性方面,尸速列车2有点太过于草率了。人的立场非常鲜明,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人物塑造也非常薄弱,当老伯伯死去的时候,我哭不出来呢,因为他的戏份太少了,和他连接不到。也许经费都拿来制造好莱坞的精彩CG 了,画面虽华丽但缺少了Train to Busan 1 那种让人咬牙切齿,心如刀绞和道德沦丧的那种感觉。

#我们真的尽了全力吗
丧死电影的题材,很多时候都会到一个画面,就是当丧死围绕着一个人的时候,而当这个人感觉已经没有办法脱困了,这个时候被围困者就会放弃自己或者牺牲掉自己,来让其它人脱困。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整部电影其实就只在传递一个讯息。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尽了力吗?还是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放弃了呢?

男主是名军人,在电影一开始载着姐夫,姐姐和外甥直奔船舰逃离韩国。 当时有一家人在路边求救, 苦苦哀求男主带着孩子逃离韩国,但男主为了保全家人的安全,他没有停下车,继续往目的地行驶。 在当下的他其实绝对有这个能力把孩子载走,但他没有。

外甥被丧尸咬了,男主尝试拉姐姐出去,但被她推开, 结果身旁的丧尸开始苏醒,男主为了要保住全船的人所以把们封锁了起来。姐夫后来一直问男主,“当时你真的尽了力吗?”

尽管当时枪战非常的猛烈, 姐夫在万分害怕和恐惧的时候,依然捡起地上的抢然后对敌人扫射。他选择了“尽全力”,尽管当时的他是多么害怕。

电影的最后,妈妈为了让孩子活下来, 打算牺牲掉自己,在车里狂按喇叭,打算把全部的丧尸引过来,而男主也顺利带着孩子到安全地带。

Jane这时还说了一句很刺耳的对白,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 “She did the right choice, it’s the best for everyone’ else; 她做了对的选择, 那是对全部人最好的选择” (Jane 的演技有够Geli的。 当下真想掐Jane)。

原本已经处于安全地带的男主,此时又回想起姐夫和他说的话,“你真的尽了全力吗? 然后男主恍然大悟,冲去救女主。而原本就要自我牺牲的女主,也尝试想活下来。

说到这里,应该看得出导演想和观众说的一件事情。无论情况是多么严峻,无论在当下我们是如何被逼到一个窘境。 那个看似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其实依然有选择。而男主和女主都各自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尽全力活着”。

在我们抱怨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没有选择的时候,
在我们哭诉很多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时候,
也许也可以问问自己,
当下的你,是选择了“尽全力”还是选择了“放弃”呢?

#小事听你的大脑#大事听你的心

曾经我听说过一句话,觉得蛮有意思的,“Small things listen to your head; big things listen to your heart”,小事听你的大脑; 大事听你的心。

男主因为理性而屡次错过救人的机会,包括第一次原本可以把路人的孩子带走,原本还是可以硬拉姐姐出门 (这是姐夫过后谴责男主说的),而后来不断感到亏欠、内疚、和懊悔、而这些刺在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男主在香港的第一幕,可以看得出他过得非常的糜烂。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也何尝不是呢。在面对抉择的时候,往往我们的充满逻辑的理性那面会出来说服自己这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而我们也渐渐地把自己内心的声音掩盖了起来。久而久之,也就把自己的一部分,拒之门外。

接近电影的,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当男主回想起了姐夫说的那句话,“去ta X 的逻辑” ,然后男主的“小宇宙”被激发而回去拯救女主的那一幕。若男主在当下没有选择聆听自己的心声,而放弃了援救女主,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男主即使生存下来了,相信也将变得行尸走肉,回到之前糜烂的生活。

但这句话恰恰提醒了我,在人生很多事情上面,我们可以无需无时无刻地盲从我们理性的大脑,偶尔我们也可以追随我们的“心”去做决定(当然,大脑会和你说,你怎么可以那么不理性!)。毕竟,很多时候,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也并非使用理性和逻辑就能够解释的。

不管理性给出的观点在客观世界里有多么的被认同。但是当我们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的时候,这些大脑给出的理性观点,也许是打从心里就一点都不认同的,也不想要的。

当我们一味跟着理性的角度出发时,我们会不经意地与真实的内心独白分离,也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所以某程度上,我是很 BUY 这句话的,

“Small things listen to your head; big things listen to your heart”。

哇,不知不觉,已写了两千多个字。读到这里的观众,恭喜你!你真有毅力!

最近看到很多人吐槽续集不如第一部那么好看。我不是个专业影评人,只是个很喜欢看丧尸电影的心理师。但如果还没看的朋友,我还是会推荐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当然,它和第一步差太多了,不管是故事情节或是人物塑造,都远远不如尸速列车1的质量。不过那些好莱坞的大场面,还是让我看得很爽啦!(导演应该是把全部的budget All-in 做特效了)。还有以往韩国电影最擅长玩弄的亲情元素,还是有让我掉了几颗眼泪啦 (导演还是有用心的)。 还是部值得买戏票进电影院看的电影。

谢谢你耐心地读完MY心理学的文章,

我是庭锋,MY心理学的心临床心理治疗师,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