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Gary, 当时我就是做了这个动作,
当时他看着我笑,还觉得我很好笑,
请问我这样做对吗?”
一位家长坐在我的眼前,
在空中仿佛抓着绳子,
做了几次拔河的动作,
而我的个案(他的孩子)就坐在她的旁边。
他所做的动作,
其实是我和她的孩子在心理治疗中的一个练习。
当时我扮演了个案的 “强迫症”,
和个案示范拔河,
来帮助他理解 #他和强迫症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之间的 “拔河演习”中,
我一直挑战个案,他拔得越大力,
我就拔得越大力。
个案就说:“我应该要松手比较好”,
比喻了他想要放下和 “强迫症” 纠缠。
而我当时淘气地说:
“可以啊,你松了手,
就不再和我纠缠了,
但是我依然会向你抛绳子哦!
你会接,还是不接?”
和大家科普一下,
强迫想法是很侵入性和重复出现的,
这些想法会引起个案的心中不安,
于是个案会重复做某些动作/仪式 (也就是强迫行为),
来减少焦虑,赶走这些想法。
谈起强迫症,
一般上大家会想起 “重复洗手”,
这可以是因为 “强迫想法: #我觉得很肮脏”,
而引起强烈的不安和焦虑,
于是个案会一直 #重复洗手 来赶走这些想法,
让自己心安一些。
问题是,
他们会在这个想法和行为之间,
徘徊许久,甚至卡在死胡同中,
放弃生活来完成几个小时的强迫行为。
而治疗强迫症,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
帮助个案改变和强迫症的关系,
回到自己的生活。
为了帮助个案理解,
我偶尔也会和个案,
在房间站起来做些有趣活动。
(心理治疗不一定是坐着聊天而已,
我们也可以发挥创意,天马行空)
而这个个案,
只有他的爸爸最了解他的情况。
在家中,
他透过了我们所用的 “拔河比喻”,
时时刻刻提醒个案。
“喂,你又被它(强迫想法)带走啦!”
“喂,你又跟它拔河啦!”
在家人聚会的时候,
因为担心其他家人的不理解,
也很难说出口。
所以偶尔会隔空做了一下“拔河动作”,
配上搞笑的表情提醒个案。
你可以幻想到,
卡通版的拔河动作,
夹带着温暖和关心。
当然,
他也因为担心这些玩笑会带来反效果,
所以带着这些问题来问我。
我当时想了一下,
没有直接回答,并转向了个案,
微笑着问他:“爸爸这么做,
你当下觉得如何呢?”
个案没有看我,转向了爸爸,
笑着说:“我觉得很好笑啊,
还叫他做多几次给我看。”
哈哈哈。。。
大家的笑声渗入了我们对话中,
也填满了房间。
心理治疗因为以人为本,
所以也可以因为个案的不同,
过程和改变可以千变万化。
如果心理治疗不一定要坐着说话,
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幽默一下,
开开“强迫症”的玩笑呢?
恭喜你又读完了一篇MY心理学的文章,
欢迎你来心理咨询,重新遇见自己。
我是Gary, MY心理学的临床心理师,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