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意阻碍自己成功,因为那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

Compressed Win Wan Canva Article 6 (1)

当兼职补习老师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令我感到非常疑惑的现象。

在考试将近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格外努力,但有某些学生在考试越逼近的时候反而越放飞自我,刻意拖延不努力学习。到成绩放榜时,无法考得理想成绩的他们还竟然引以为傲,到处宣扬说无法考得好成绩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对于这种情况,我感到非常懊恼,甚至有点愤怒, 因为我知道他们内心深处其实是渴望考到好成绩的。但我实在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肯好好努力学习,还为自己的不努力感到自豪。

直到后来,我才终于发现原来这些学生不肯努力学习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他们渴望成功,却故意阻碍自己成功,是因为一种心理效应在作祟。

————————————————–

这种心理效应源于一项有趣的心理实验。在这项实验中,受试者需要回答难度极高的问题。完成了第一次的测试后,受试者被告知他们将会进行第二次的测试。但是在第二次的测试开始前,他们可以从两种药物中选择一种服用。其中第一种药物是可以暂时提高自己智力的“聪明药”,而第二种药物则是会暂时降低自己智力的“笨蛋药”。

按理来说,为了提高自己测试的表现,受试者们应该选择吃下“聪明药”。但是,竟然有高达70%的受试者选择服用会降低测试表现的“笨蛋药”。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试想一想,如果服用了可以提高智力的“聪明药”后在第二次的测试中失败了,那岂不是显得自己本来就很笨?

但是如果服用的是会暂时降低智力的“笨蛋药”, 那么失败的测试结果就将会是情理之内的事了。当他们真的在第二次的测试中失败时,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将造成他们失败的这个“黑锅”甩给那个“笨蛋药”来避免失败的结果会被归咎于自己智商或能力上的不足。

而如果吃了“笨蛋药“后的受试者能偶然地在第二次的测试中成功取得好成绩呢?那就不得了了!受试者就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本来智力就很高的天才,就算”笨蛋药“暂时降低了他们的智力,也不妨碍他们轻而易举地完成高难度的测试题目。

原来,主动地选择会阻碍自己成功的“笨蛋药“,正是这些受试者自我防卫的一种策略。心理学家把这种通过给自己设置阻碍来为预想的失败提前寻找借口的行为命名为 【自我阻碍】(Self-handicapping)。

#自我阻碍

自我阻碍是一个很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因为它能够为我们带来暂时性的一些好处。

对内,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阻挡自己成功的“障碍物”可以防止自己的自尊因为失败的经历而受损。

对外,这种策略还能够起到维护自我形象的作用,避免在失败时被别人否定自己的能力。

认识了自我阻碍这个心理学现象后,我开始对我那些不努力的学生多了一份谅解和同理心。

不肯好好努力学习的他们其实就像在心理实验中选择服用“笨蛋药“的受试者一样,看似潇洒,但其实内心充满着无法掌握成功的无力感和对失败的恐惧。

原来他们之所以会大肆宣扬说自己备考时根本没有努力学习,是因为他们害怕师长和同学们会因为他们考得不好而认为他们是学习能力不好的人。

—————————————————

其实自我阻碍不止发生在求学的学生当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曾经选择对自己的成功进行阻碍。

例如,明明想要减肥,却在出席宴会前特意先让自己挨饿,以便在宴会中狼吞虎咽吃下超量的食物后可以将自己的不节制进食归咎于当时饥饿的状态;
因为害怕面试表现不理想,而在面试前特意淋雨让自己生病,那么就可以顺利地把面试表现不理想的结果归咎于不佳的身体状态了。

以上所举得,都是自我阻碍比较明显的例子。但在严格意义上,还有一种比较隐形的自我阻碍表现,那就是「由于害怕失败而选择不要尝试」。

说起来真惭愧,一直以来对自我阻碍行为感到反感的我在仔细的自我反省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以来也在对自己进行自我阻碍。

回首成长的过程,我曾经因为害怕失败而特意选择错失了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每当有一个可以自我突破的机会摆在眼前时,我都会成为那个“利益当前,不为所动”的人,明知道把握机会好好学习肯定能为自身地成长带来丰厚的利益,但总是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一再地退缩。

每一次促使自己放弃宝贵机会的,是我内心的那几句独白:
“万一勇于尝试了却还是失败,那不就代表我是个能力不好的人吗?”
“算了,还是放弃吧,至少我不成功不是因为自己没能力,只是因为还没尝试而已。”

仔细想想,我又何尝不是那个选择吃下“笨蛋药“,为自己寻找诸多借口的人呢?

————莫名其妙跑出来的分割线————

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我在MY心理学的最后一篇文章。在MY心理学实习的几个月的确让我勇敢地做了很多人生中从未尝试的小突破,但我知道我仍然面对着自我阻碍为我带来的困扰。

以下是我想对所有因为恐惧而进行自我阻碍、无法得到自我成长的人所说的话,更是我对自己的喊话。

致:刚刚发现自己正在进行自我阻碍的你,
好好地接受和正视这件事吧。你不需要因为自我阻碍而感觉羞耻,因为这是很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但自我阻碍不可耻,它也不光荣。乍看之下,它能为自己带来很多好处,但那也只是短暂的自我欺骗行为而已。

致:害怕失败的你,
成功或失败无法定义你的价值。比起成果,我们能更应该看重过程。你不需要执着地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因为在过程中努力地把事情完成的你已经是最完美的你了。

致:害怕别人眼光的你,
我们以为别人处处在审视着我们,或许也只是因为“聚光灯效应”让我们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而已。就算别人真的因为我们的成败而批判我们,那就由得他们吧。反正批评发生在别人的嘴上,只有成长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致:还是不敢踏出自己舒适圈的你,
与其逼着自己踏出舒适圈,不如慢慢地扩大自己的舒适圈吧。如果迈不开走出舒适圈的双腿,你也可以继续待在舒适圈内,只是别忘了偶尔要伸开双手,拥抱属于你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你一点点小小的启发,也让你好好想一想,到底你一直以来在吃的是那个让你自以为聪明的“笨蛋药“,还是能真正帮助你成长的”聪明药“。

感谢你读完了这篇文章。
我是Win Wan, MY心理学的实习生,
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