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老板请来的写手?就是为了坑上班族做多多工,那少少钱?
#41 不那么心理学的心理学
又是到了周五晚上的时间,你的汤米的时段。
最近这几天,不知道哪一位大神分享了我们之前的帖子,看到许多读者再次分享我们一周年之前的帖子:
“老板给我RM3000,我只干RM3000”
(如果有兴趣,链接在这里: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myxinlixue…)
没想到一年前的帖子,再次回到大家的脸书首页。
而由于这一篇帖子当初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议(说是争议,应该大概有10%的人不认同吧)。当然这一篇的文章也不是为了改变那10%的读着,而是事过了一年,再次重读以前的自己,然后进一步分享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和想法。
先结合一下常见的不赞同留言:
1. 最怕你付出RM6000,你的老板觉得赚了,一直给你RM3000。
2. 不支持加班,老板不会珍惜你的。应该放工后去进修其他能力(投资在自己的身上)
3. 到头来,最后得到最多提升的是会拍马屁的那些人
(还有一些就是 “祝你获得十倍的工作量”,“这一定是老板请来的写手”等等的)
这里就针对上面这些留言再次给与一些回复吧。
首先:核心价值没有变
这篇帖子的主要目的还是提倡工作时,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产出能力。
这里的能力可以包括工作能力,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同事合作的能力,有效和上司沟通的能力。每一个能力,都会影响到自己的产出能力。
而自己的产出能力,不应该被薪水定价。
这里想说的是,老板付你RM3000,你不一定要只是工作产出RM3000。
我们应该考虑的东西还包括:
1. 工作经验的提升
2. 做好这件事后能不能提升你的市场价值
3. 超值的学习机会(因为除了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你几乎不用担心会在金钱上的亏本,公司买单!)
而如果只是专注于那个付给你薪水的数字,这其实局限了你的思维。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算准准,只产出RM3000,那么你就只值RM3000的薪水。
很多时候是能力到了,产出的价值到了,我们才会得到更好的薪水/待遇。(较少的时候是你先得到更高的薪水,才开始付出更高的产值)。
但是文中也有提到:如果这间公司不珍惜你,你是有权力换公司的。但是技能却是你自己的,带着它跳槽,这样才会在别的公司得到更好的薪水。
用另一种方式来理解:
进了公司后,发现老板不珍惜人才,但是在这里的确有学习机会。那么就先把该做的工作做完,然后利用当中学到的能力,去别的公司发展。
老板付给你的薪水和你的学习机会并不一定有冲突。
(当然如果一间公司给的钱又少,又学不到东西,那么还是早走为妙)。
小总结:学习,增值自己,方能在打工这条路上赚更多钱。
第二点:大多数人,一辈子的财富,都是靠打工赚来的(这里说的是金钱上的财富)
留言区里,也有很多人说:“不要傻,你是在帮老板打江山,你认为他/她以后会分你一点江山吗?”
这里就混淆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帮老板打江山,和学习经验,这是两个不冲突的事。我们绝对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到重要的经验。
而这个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创业上得到更好的成绩。
我们做工的时间,很可能是人生中的三十年。而这三十年,我们大多数人,很可能都是在打工。而不要认为这些人就是没有志气,他们只是选了一条比较低风险的路(相对创业)。
所以,为什么认为帮老板打江山是不好的事?而谁告诉你只能打一个江山?我们这一辈子都会换超过两份工以上。再次重复的说:工作学习的经验很重要。
(当然酬劳也很重要。学习了更厉害的能力就是为了谋取更好的薪水/自由度)
第三点:拍马屁其实是一种技能。
拍马屁真的是一种技能,只是一种没有增加产出的技能。
拍马屁,一个愿意拍,另一个就愿意受拍。而可以让上级开心也是一种需要精修的能力。不要认为有实力就自然会有人欣赏,很多时候这仅仅是懒惰沟通而已。
如果你有实力,又会和上级沟通(不要说到拍马屁,可以让上级舒服的听取你的报告和意见),这是多么强大的事啊!
相信一部分的读者在职场上一段时间了。其实不难发现拍马屁的人是有,但是也有一班不会沟通的同事不断地埋怨公司做愚蠢的决定,但是同时却给不出更好的建议。这些人通常都不会拍马屁,也是最鄙视拍马屁的人,但是他本身的沟通能力真的很令人头痛。一点点不满意,就拒绝沟通,不然就是发脾气,攻击对方。
拍马屁的人其实只是具备了令人开心的沟通能力(对象通常是上司),而另一个极端(同样拥有不少数的人)就是完全不会沟通的人。
但是认为只要掌握了拍马屁就一路顺风的人,也很单纯。要在三十年的职场上行走江湖,只会说,不会做,真的是少数(当然你的身边也许就有几个,这的确是正常的事啦)。
但是我们不需要为了因为别人靠拍马屁就上位,所以就自暴自弃,不努力吧。(至少,你也要开始学会拍马屁?我是说沟通能力。)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过了一年,写了不下六十篇文章。其实我学会了变得更加圆润,不那么的直接,不要用那么尖锐的字眼。
但是这就是好的变化吗?
我不知道。很多时候写一些句子,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就是为了更加中庸,不让不赞同的人感到不舒服。而有时候也会觉得这样的内容好像并不那么的“明确”,但是因为网路的留言,我还是妥协了。(至少不用担心别人带走风向)。
当然,我也从以前帖子的方式变成了较长文章的方式。也因为黑粉通常不会读到这里啦!最常见的黑粉就是读你一两句,就认为懂你,让后写下留言攻击你。最后你回复了,也完全不当一回事。
而会读到这里的人,通常都是真正的粉丝(就是是黑粉,也是真的黑粉,我也欣然接受)。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回应啦。就这样,祝大家读得开心,工作愉快。
MY心理学,与你一起,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