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你会选择继续努力,还是选择休息?

累了

#35 不那么心理学的心理学

大家晚上好,又是周五晚上,你最喜欢的时间,也是汤米时间喔。

其实正在写着这篇稿时,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五分钟前,我还在回复工作上的最后一封email。工作很忙,但是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忙完了工作后,我们发现我们还在原地踏步。

成长=压力+休息
(这个公式来自一本书: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巅峰)

但是压力这个话题也是挺大的。这里我们就先说努力这件事。

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很容易找到许多方法去努力。一万个小时定律,刻意练习,甚至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在网上,书局,甚至是Youtube,都可以轻松的找到相关的资料。

在这个时代,其实大家都很努力。

至少在我的身边的朋友,我还没有看到非常懒惰的。说一些不好听的,有一些朋友,我自己认为,年过25,他们应该放弃进步了吧。但是在见面时,我会发现他们的思维,想法甚至行动上都已经有了十分大的改变。

努力其实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不同的是有些人努力60分,有些人努力120分。而看着努力120分的人,我们也忍不住热血起来。忍不住把我们的60分努力加个20分,好让我们自己不那么“懒惰”。

(我们的三位MY心理学同志们就是120分的魔鬼,所以我会把这本书放在我们的中心的。突击检查他们有没有去读。)

但是努力,其实只完成了一部分的成长。休息,看起来不像,但是却是另一个成长重要的部分。

也许很多人会说:休息,谁不会啊。我就是最擅长休息的那一个!

这里我想问:你休息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看戏,划手机,发呆。。。那么我想告诉你,发呆的休息方式也许是最好的。

尤其是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都能上网。这就让我们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其实都被智能手机给夺取了。

我们已经很难找到一个较长的时间,让自己的头脑发呆,放空。我们不断地利用手机,吸收着大量的资讯(而很多资讯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们其实都没有让大脑真正的休息。

这里我就不用干货来轰炸大家的大脑,分享大概的思路。你们可以上网查下资料,或者是买下刚才提到的那本书(不是业配,所以没有链接啊。)

1. 冥想 (包括正确的呼吸方式。尤其是呼吸方式。但是这个资料一定要好好的翻阅和对比不同的资料。网上很多资料都不大正确)
2. 给自己空白的时间,发呆(可以是10-20分钟的时长,在附近走走,让自己活动起来。发呆期间如果头脑还在“工作”也是可以的。至少起到一个切换思考的动作。)
2.5 工作的时候,不要让自己不断地切换不同的工作。我发现有一些人会有这个习惯,那就是不断地看不同的tab,不断地提请自己有什么事要做。或是做到一半时,因为有人私讯,所以就切换去另一个工作。这个习惯是非常耗自己的脑力的。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这句话虽然很老套,但是真的很多人都不懂得休息。休息,不仅仅是不做工,而是要切切实实的休息,让自己的头脑有个呼吸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来换个话题—————–

其实工作,真的都不容易。

最近和同事聊天时,免不了会多说两句。工作很辛苦啊,时间线太紧啊,太多project啊。这些其实都是同事们聊天的常态。聊到一半时,我的同事忽然间和我说对不起,不应该和你发牢骚的。

“没关系,我不介意,我愿意听,因为我们是朋友”。因为我们都需要一个管道来表达我们的情绪。找到我们可以信任的朋友,和对方说说话。

但是在和对方短暂的聊天后,这让我再次的和自己做一个自我检查。到底这份工值得我的时间吗?就像前面所说的,最怕的是,忙完了后才发现,我们自己好在原地踏步。

这里我先分享我自己的一个观点:绝大部分的人,一生人直到退休,都是靠打工赚钱。这里不是说创业不好,或是不鼓励年轻人去闯闯。而是从数据上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靠打工赚钱(这真的没什么不好的)。

所以我们在放工后,可以选择进修其他技能。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利用上班的时间不断地增进自己。

从数字上来说,做工的时间肯定会超出我们放工后的时间。
从钱财上来说,不断地进修自己的赚钱技能也是更好的投资。

所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选对工作+努力的方向,其实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很多人反而花很少时间在思考这一块事情。

(不好意思,写写下,就花了这么多篇幅在这个地方)
简单来说,工作有几个重要的思考因素:在你的职业,什么技能最重要?工作有没有提供你学习机会?工作有没有给你适当的压力?上司对你还好吗?(如果对你不错,他/她其实帮你省下很多麻烦的问题)酬劳ok吗?

而如果都有符合上面的选项,那么就值得我们投资时间在这份工作上。就算需要加班,花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我觉得也是值得的。

但是我也想和工作至深夜的自己说:要成长,也记得要休息。

正确的休息可以让我们在这个人生的长跑上,保持着一个平稳的速度。

就像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曾经笑言自己“不着急”,他说:“你们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们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就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

这也许是个玩笑。但是也许人生到了下半场,拼的就是健康。

MY心理学,与你一起,休息休息。